文/张从忠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把人民群众始终放在首位,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问题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是干部成长和锻炼最好的舞台,是检验干部能力和水平最佳的平台。
正因如此,基层工作经验对干部成长很重要,把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是培养干部、识别干部、考察干部、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在基层锻炼两三年,会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时,两三年的时间,也可以考察出干部的人品、境界和能力,有助于下一步的选拔使用。简单来说,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就是:给机会,“搭台子”,让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
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之所以具有超人的胆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治党治国治军才能,同他们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经受过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和尖锐复杂斗争的锻炼和考验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的年轻干部,多数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如果不到基层接受锻炼,仅靠理论知识或“办公室经验”,是难以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的;如果缺少基层实践锻炼,特别是缺少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锻炼,又怎能增强斗志、坚定信念、提高觉悟呢?
所以,基层实践是磨练干部的“磨刀石”。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作风。有句俗话说得好,“刀不磨不快,玉不琢不光”。年轻干部只有不断在基层的实践中“打磨”,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年轻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要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只能到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检验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有没有作出贡献、作出多大贡献,也必须用实践这把尺子来衡量;检验年轻干部学习实践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必须以基层实践为尺度来衡量。
因此,年轻干部到基层第一线,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经受锻炼,既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又顺应了党的事业的需要。年轻干部要认清时代的要求,认清党和人民寄予的希望,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朝气蓬勃、满腔热忱地在基层、在生产一线和艰苦地方经受考验、成长成才,这样才能获得组织上的最大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真诚的拥护,也才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