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啸公司最重要的几大客户都是国资委下的大央企,国资委近些年着力推动管理提升工作,这几家客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执行国资委的要求不折不扣,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执行,还创造性的发展,不仅仅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考核流程,在质量、成本、交期等指标上 进行定量化评估。在公司战略目标向下分解的进一步推进过程中,这几家客户不约而同地要求其主要的供应商都要进行管理提升,并将公司的KPI与客户的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客户的推动下,极啸公司基本上是两年一个台阶,管理不断完善,做得风生水起,起初,在公司内部推动了绩效考核,随后,将KPI指标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
在绩效考核的推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重要的是过去都是拍脑袋、凭印象对员工考评,没有量化的KPI指标,而现在这些量化指标并不好用,数据和脑袋得出来的结果相差甚远。极啸公司的老板最近也正在提升自己,在一个著名的商学院读EMBA,同学中是群英荟萃,有一位同学叫高仁,专做绩效考核的咨询,被老板请来为极啸公司建立了一套绩效考核的系统,高仁同学介绍道,这套系统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完全依赖于来自实际的数据。做完了系统临别时,高仁千叮咛万嘱咐:“以后不要再拍脑袋了,要拍就拍拍系统,结果就出来了。一定要严格按照系统的要求去做,不要脱离系统自己再回到原来的状况”。老板点头:“一定,一定!”
极啸公司销售部门其中有两位销售员,一位叫记琳,非常受老板赏识,被指派为负责这几个大客户。还有一位叫于奔,老板认为于奔相对比较懒一些,还有些木讷,不太受到老板喜欢和重用,就分配了一些不重要的边远地域让他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老板自己对这两位销售员的看法而已,过去并没有进行KPI考核,只是基于有目共睹的事实和现象。
但似乎天有不测之风云,在一阵反腐风暴下,这几家央企所属的上级部委的部长因为在工程中贪污而被判刑,为此,这几个央企的许多工程项目都被搁置了,极啸公司与这几家大客户的业务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一年几乎没有什么订单。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这边远的省份发生了自然灾害,国家、地方政府和许多企业都来支援边远地区群众抗击自然灾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恢复生产生活。极啸公司也得到了许多大订单,这不能算是发国难财,他们还是为灾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于奔的合同像雪片一样飞过来,于奔自己忙不过来,老板还让记琳帮忙处理。
到了年底总结,极啸公司当然要严格执行系统,“拍了拍”付了一大笔钱和咨询费买的系统,电脑也不含糊,立刻给出了结果:于奔的业绩远远高于记琳。系统还给出了建议,提升于奔,老板犹豫了一下,想起自己对高仁同学的承诺和客户关于管理提升,做好KPI的要求,不仅在工资奖金上倾向于于奔,还让于奔坐上了销售经理的位置,成为记琳的上司。
下一年新年伊始,记琳心里对公司不满,对老板有怨气,对于奔不服气,为此他做了三件事情:一辞职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二,将几个死党也带走了,这几个死党都是极啸公司的销售骨干;三,带走了一些客户。
此时,极啸公司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销售部在于奔领导下,起色并不大,人心涣散,大家对于奔不很服从,极啸公司是一个以销售拉动生产的订单型制造企业,订单少了,销售额下滑,公司订单减少,收入下降,造成成本上升,而质量下降,客户服务水平下降,客户抱怨增加。
同时,几家大客户经过领导班子的调整,工程也有了起色和增长。但对极啸公司却越来越不满意,对于奔的响应速度不满意,没有过去记琳那么一股机灵劲儿,记琳的新公司乘机从极啸公司嘴里分走了一大半的份额。而由于产品的质量下降,客户更有微词,认为极啸公司作为老供应商,不但没有进步,还有日落西山的苗头,有几家客户在考虑是否要换掉极啸公司,有些犹豫的是,新供应商并不太争气,还没有能独挡江山的能力,否则毫不迟疑就换掉了极啸公司。而于奔对于可能到来的噩梦还浑然不知,但极啸公司的老板已经意识到不祥的兆头。
极啸公司的老板不堪回首,思来想去,把问题怪罪于这绩效考核的体系,“拍一拍”,拍出这厄运。他回头找到了EMBA的高仁同学。高仁同学说:“这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要灵活运用呀,在商学院学了这么多管理理论,哪一个不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呢?”极啸公司的老板听到这番话,都快背过气去,“一定要严格按照系统的要求去做”也是这位高仁同学的话,到底是做咨询的,正的反的,高仁都是一贯正确。商学院的教授听到他们的谈话,把头伸了进来:“对于《绩效考核》和KPI,管理学家和企业的管理者们本来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赞成的,也有反对意见。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著名企业,如索尼。”
极啸公司老板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只能怪自己无能。
讨论:
1. 面对客户、供应商、员工三输的局面,谁是罪魁祸首?能把问题怪罪于管理提升的“绩效考核”系统吗?
2.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绩效考核”这一工具?特别是“客观”和“量化”这两个要求?
3. 对于绩效考核的两种观点,您更支持哪一方?给出理由。如果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有什么可以给出的建议?
4. 做为采购方,如何使供应市场更加稳定,并保持提升的势头,而不是走下坡路?
5. 索尼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点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把公司的战略、资源、业务和行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绩效管理的意义:
1. 提高计划管理的有效性。 绩效管理首先是绩效计划管理,在绩效计划阶段,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实现压力有效的向下传递,从而使得部门和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发展相协同,促进公司目标的达成;通过绩效反馈体系的建设,能保证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并对计划进行及时地调整,对绩效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绩效评估阶段,对绩效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利于对计划管理的改善。
2. 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的制度性要求强迫部门主管必须制定工作计划目标,必须对员工的工作做出评价,必须与下属充分的讨论工作绩效,并帮助下属提高绩效。通过制度化方法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者管理技能。
3. 暴露企业管理问题。 绩效管理过程中可以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评估数据的获得、管理者的沟通技巧、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职责设置的清晰度和有效性等,而问题的暴露也会使企业找到其管理的方向。
4. 强化企业的聚焦能力、执行能力,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 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确定公司、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确定公司、部门和个人的聚焦主题,并借助早会、晚会、三级会议体系、三级报告体系等行政手段,对绩效目标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强化企业的聚焦能力和执行能力,并进而提高企业整体快速反应能力。
绩效考核的优点:
1.可以促进公司内部人员的互动,增强人际交流。从以上方式可以看到每种考核方式的制定,考核的过程都需要公司干部和员工,管理人员的交流。假设没有一个好的交流,考核的指标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则结果也就很难让员工信服,最后会在员工中出现不良情绪,所以绩效考核一定要有群众基础,让大家积极勇敢的发表看法,指标的制定取得了大家的认可,才会容易执行,最终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其次,如果考核秘密进行,不与员工交流,则员工就会对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性进行猜疑,甚至带来不安。所以一个全面的,有效的绩效考核一定是公司上下的员工都可以参与进来的考核,这对促进公司的人员交流有很大作用。
2.激励员工,提高公司绩效。绩效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绩效,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应该会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优点、缺点,绩效好的员工继续保持并不断完善自己,绩效不好的则积极进取向他人学习,提高绩效。
让领导发现每个员工的长处与不足,帮助绩效不好的员工找到缺陷和问题,并帮助积极改善,对绩效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表扬。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奖罚分明,将员工的收入与个人的表现联系起来,从而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着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提高工作能力。对员工而言收入的多少直接与自己的表现相连,积极性就会提高。同时对公司而言,可以留住人才,增加效益,并且不会增加固定成本。
3.有利于对过去一个绩效周期进行总结。就像学生时代学期末要进行考试一样。每个绩效周期之后要对员工,管理者以及公司执行的政策,公司的业绩进行一个评估总结。从中发现问题,挖掘原因,进而制定出新阶段的新目标,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可以制定新的福利政策,激励员工不断积极进取,这是一个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绩效考核的劣势:
1.引发公司内部的不良竞争。绩效考核的结果一定会是对每个员工进行优劣的划分,优秀的名额总会有限,每个人都会去争取,则会破坏工作氛围。考核的结果也很难让所有人都信服,获奖员工不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反而会受到排挤,优劣之间的差距也会伤害绩效不好的员工的自尊心,可能会使员工之间形成好的会更加优秀,而差的则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的巨大鸿沟。同时,绩效考核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员工的绩效,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比拼,会破坏员工之间的团结,友善。员工之间相互保密自己的优秀经验,信息,甚至排斥优秀的员工,这对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以及利益一致的团体将会产生不良后果。
2.损坏客户的利益。工作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完成业绩指标,会向客户推荐价格高但不一定能适合客户的产品,比如医生开高价格药物给病人。或者鼓励客户多进货,提高自己的业绩的同时,增加了客户的库存,客户卖不出去货物,导致现金流不足,则难以再进新货,也会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忠诚度下降。或者销售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销售产品,就会破坏公司和客户的关系,最终还是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3.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的考核。一个绩效考核的制定是个繁杂的过程,在真正执行中,由于很多原因很难得到公平公正的结果。原因有四,第一、在大的单位,企业岗位繁多,员工众多,要制定一个能够对所有员工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成本昂贵,并且这个指标体系不能做到对每个岗位的员工都适用。第二,一些企业在不同的地区设有分公司,由于地域、资源、消费习惯的差距,每个地区的管理业绩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公司不能制定出合理的考核制度,平衡这种差距,则结果就有失公正。第三,考核的结果评定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技术基础,比如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等对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考核人员的主观意愿而造成的考核结果不公平的现象很多。第四、会造成工资水平的不均衡增长,薪水高的,能力强的,受领导喜欢的职工的工资会涨的快,相反则有一些人一直在努力工作可是却不讨领导喜欢,或者其他客观原因而导致不能受到奖励,这会增加公司的等级制度。
4.考核会形成作弊风气。如果员工不能完成指标,或者完成指标有困难,就会想办法投机取巧,虚报指标。对于不同岗位的考核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导向性,员工为了得到好的绩效评估,会过分注重考核指标的结果,而忽略指标的完成过程,对于一些素质较低,好高骛远的员工而言,他们会不择手段的完成考核指标。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还是在日本,在东京,急救车里病人哪家医院能接受成为了问题,原因之一是医院比较少,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居然是,医生对急救车上的患者病情不了解,能治好的几率比门诊和住院患者低,而考核医生的一个指标是抢救成功率,医生不能让自己的这个指标落后。有一个案例,一辆救护车载着一位老人在东京转了三个小时,没有医院接受,最终死在救护车上。
当然无论是以上的病例,还是本案例,通过一个个案去总结一种管理方法的优劣势,本身就是以偏盖全,过于片面。
绩效考核的存在已经有接近三个世纪的历史,目前被许多单位广泛的采用,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也在不断完善。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困难。绩效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它的最大优势,避免劣势,并采取措施避免考核的不利结果,平衡各方面的利弊,结合各公司自己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人事安排等制定符合自己公司的考核指标,并在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改善企业管理,实现有效的控制,最终实现提高公司业绩和竞争力的长远战略目标。更多的管理者在寻找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制度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