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世界之:
看上去很“美丽”。。。光环效应(Halo Effect) 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提出,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谈到“光环效益”,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明星代言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当一个作家、画家一旦出名,以前的所有著作、作品,价值大增,这也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现今,企业管理者们绞尽脑汁让企业和产品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通常选择的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高价请名人做广告宣传,希望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使人们一想起企业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阿迪达斯的足球运动鞋及系列运动装,现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世界运动服装品牌。但是,这家德国的体育用品公司的闻名于世,有赖于很好地借助和利用了“奥运会”、“世界杯”、“体育明星”这些资源。
阿迪达斯的足球鞋走向世界的契机是1936年的奥运会。公司创始人阿迪·达斯勒制作了一双带钉子的短跑运动鞋,可是,怎样使这种样式特别的鞋打开市场,卖个好价钱呢?为此阿迪了解到: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最有希望夺冠,于是他把“钉子鞋”无偿地送给欧文斯试穿,结果不出所料,欧文斯在那届运动会上四次夺得金牌。当所有的新闻媒介、亿万观众争睹名星风采时,那双造型独特的运动鞋自然也特别引人注目,奥运会结束后,由阿迪独家经营的这种定名为“阿迪达斯”的新型运动鞋便开始畅销世界,成为短跑运动员的必备之物。
以后,每逢有新产品问世,阿迪总要精心选择试穿的运动员和产品的推出时机,借助如“奥运会”、“世界杯”明星代言等光环,大力宣传企业,推出新产品。
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阿迪又推出一个新品种:可以更换鞋底的足球鞋。决赛那天,体育场一片泥泞,匈牙利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而穿阿迪达斯鞋的德国队球员却健步如飞,并首次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阿迪达斯新型运动鞋又一次引起了轰动,立时,整个联邦德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界,都成为阿迪达斯的商业舞台,产品几乎供不应求。
曾经也有人狭隘地认为,阿迪达斯运动鞋似乎与冠军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穿上它就意味着成功。其实,这种必然联系来源于阿迪多次对成功者的准确预测与选择。也就是说,只有把握好产品的推出时机,才能借名人声誉创出名牌产品,而这也成为了阿迪达斯得以成功的良策。
善良的人们常把明星们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如此尽善尽美,他们的人生显得格外的金光灿烂、光彩照人;许多明星确实具非常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迅速转变和适应的能力,但他们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因“艳照门”等系列事件,当一些明星身上原美丽的光环在大家的心目中一夜之间变成了负面的时,企业请了与其相关的代言明星,也因“光环效应”,蒙受了巨大损失。
我们每个身上都有光环,每上人如果去掉一些光环其实也很普通。四川5。12大地震后,温总理三次来到灾区,他满脸凝重,看到受伤的孩子,他眼含着眼水,我们说温总理也是血肉之躯,离开他身上的一些光环,他也是为人的父母。同时,我们更加敬爱人民的总理。
“光环”不仅名人才有,我们人人都有,不仅要珍惜自己身上的光环,还要经营和管理好。我们在外交流时,往往先被介绍的是头衔:这是某企业老总、政协委员等;这个人经商很讲信用等等。口碑也可理解为一个人身上的一些“光环”;当我们结识一个新朋友或与新的合作方建立关系时,一定是先了解他这个人再了解他的企业或项目,也就是一个人的外围其实是套了很多光环的。
“光环效应”也会造成一些假象,是人类固有的自然倾向,是人类在心理上创造并保持一幅连贯统一图景的方式,并借此降低认知失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独立地区别衡量不同的特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对于那些不好直接衡量的事物,人们倾向于抓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看上去很客观的信息,然后把一些模棱两可的因素说成是这些信息的动因;也就是说现实中不要被“看上去很美”所迷惑。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通常利用企业的财务的相关数据形成自己的看法和决策,因为他相信“数字不会撒谎”,也自然而然地把一些不那么客观具体的因素当作数据背后的动因。如,一家公司业绩优良,股价一路攀升,媒体会大幅报导,说这得益于公司善于聆听顾客的声音,企业文化很有凝聚力,战略英明等等。反之,如果这家公司业绩滑坡,股价受挫,大家又会马上调转口风,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种似是而非的判断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谈话、报章杂志甚至许多商业研究之中,这样得到的数据、信息很可能已经被“光环效应”所“污染”,管理者决策时要慎之,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看起来很美的光环(现象)所迷惑和误导。
有人一旦离开官位或退休了,就产生了一种空虚、失落感。往日笼罩在自己头顶的光环被无形中取走,表现出心里急躁,脾气异常怪异,很容易发火,有时会思维短路,做出意料不到的怪事。这被称为退休综合症。
企业界亦是如此。一些曾经辉煌过的企业老总,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职业经理人,一些曾经被媒体包围的红人,一旦因为企业的破败,项目的垮掉,离职的突变……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以后,忽然从繁忙的商业应酬中、一个接一个的媒体接待中停下来,昔日围在自己身边的人全都如鸟兽般地散去了,自己变成孤身一人时,这就在经历着“职场光环”被无形取掉危机的袭击。
当今商海中的一些老总、职业经理人或被媒体宣传过的红人,由于职场光环效应,他们的工作是为了能够继续享受那种被包围、被追捧的感觉。他们在忙碌中享受着那种光环围身的荣耀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内心膨胀的像皮球,还乐此不彼地被人一个劲地往里面吹气,享受膨胀后舒服的感觉,而不考虑一旦气球被吹破之后的后果;因而使很多人在气球破了以后,不能即刻恢复一个正常人的心态,而是变得郁郁寡欢、失落、消沉、对家人暴躁、听不得别人半点善意相劝的意见,他们觉得从天上调到地上的感觉不仅是痛,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和致命的打击。
一般人的职场光环越大,接受平凡现实的想法就越难。职场中,人是很喜欢被人吹捧的,正是这种心里,在光环还罩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人们常是不太清醒的,对一些赞美自己的人施舍恩惠,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让更多的人吹捧自己,进而使自己的光环放得更大。因此,一些企业老总,不惜重金,不间断地包装、宣传自己,安排一家又一家的媒体专访,不间断地亮相,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的光环更多、更大,看起来更美。
一个能够始终光环不减的企业老总,职场经理人,其并不单是靠一时的包装就能够长盛不衰,而是需要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长盛不衰的社会价值,让企业持续、永恒地发展下去。不然,一旦企业遭遇市场风浪的重创,那么你离光环消失的距离就不远了;也有的曾经成功的企业家,依然抱着光环的余光不放手,这是更致命的心灵打击;也有曾经优秀的人才,由此逐渐消沉,走向没落;有的还误入歧途,走向了极端。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在一生中把企业做的稳定长久,坚如磐石。那么,又不想在光环散去时,意志消沉,胡思乱想,那么就从现在做起,在拥有光环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端正对光环效应的理解和认识,即使有光环存在,也应与其保持适当距离和平和的心态,不要被“职场光环效应”的潜在杀伤力所伤害,不被看上去的“美丽”所迷惑和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