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老子在《道德经》把管理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层次是“不知有之”。这里所说的“不知有之”,不是说被管理者真的就不知道有个管理者,而是说因为管理者管理得非常艺术,使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的痕迹,特别是感觉不到管理者的“羁绊”,可以放开手脚干自己的工作。
管理只有达到“不知有之”这个层次,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最大利润。达到这个层次有两条渠道:一是管理者深刻了解被管理者,制定好目标后(有时不制定目标比制定目标效果还好)放手让被管理者干,像乔致庸管理潘为严、陈寿亭管理天津开埠染厂那样;二是企业经过制度管理、机制管理,达到了文化管理的层次,大庆人“四个一样”中的“领导在和不在一样”就是这种境界。企业无论通过哪种渠道来达到管理的最高层次,都要求管理者心胸宽广且心底无私。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达不到最高层次的原因有二:一是管理者心胸狭窄,"用人而疑",像潘为严原来的东家和开埠染厂原来的股东那样,自己不懂行,又对懂行的不放心,对被管理者干涉过多。这种情况在企业高管中常见。二是"心底有私",故意干涉。这种人从主观愿望上就不愿意让管理达到最高境界,因为那就没人拍他的马屁了。这种情况在企业低层管理者中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