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随即引发圈内各种吐槽——与此前披露相比没有更多惊喜。不过,多位可穿戴设备厂商及供应链人士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Apple Watch作为iPhone的延伸为国内可穿戴设备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商业思路,其中对于与医疗健康场景的结合、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都有参考价值。
商业模式示范效应
苹果昨日发布的智能手表产品分别是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和Apple Watch Edition。果壳电子软件副总裁于海东告诉记者,相较于去年9月公布的信息,Apple Watch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其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整体思考仍值得国内厂商关注。
于海东认为,Apple Watch更多体现的是iPhone的延伸,其功能的实现高度依赖智能手机,而手表只是轻量级的硬件配置、是手机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这和目前可穿戴设备厂商对于手表的定位大致相同,只是苹果做得更加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还推出了全新的医疗应用ResearchKit,并内置了NFC支付芯片。于海东指出,这种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是决定Apple Watch能否大卖的关键因素。“从医疗和健康的角度切入、内置支付功能,足以体现出Apple Watch对于可穿戴设备定位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而这必须与应用场景广泛结合,支付也需要整个互联网支付体系的配合和支撑,这是成为决定其在赢得果粉的炫酷心理之外,能否在中国消费者之间持续大卖的关键因素。”
作为苹果最为重视的市场,中国不仅没有缺席此次首发市场,而且中国互联网厂商的微信、支付宝钱包也成为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应用。这大大丰富了Apple Watch在中国的应用场景。
硬件产业链难爆发
受Apple Watch正式发布消息刺激,多只苹果概念股昨日表现不俗。其中德赛电池盘中涨幅超过5%,大族激光、西南药业等苹果蓝宝石供应概念股跳空高开。
根据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受Apple Watch带动,2015年全球智能手表总出货量将增长511%达到2810万台。但Apple Watch能否带动产业链共赢仍有待观察。
德赛电池董秘王锋向上证报记者坦言,公司确实在可穿戴设备电池业务领域关注较早、密切跟踪,早在两三年前就已开始投入技术和资源进入这一领域。但从近一两年的市场反馈来看,市场的期待较高,但反映在出货量上的占比很低,始终没有从量上突破。但苹果推出智能手表的榜样作用仍不容小觑,目前公司在可穿戴设备电池业务产能利用上仍不充分,这意味着一旦市场放量,公司有在产能上迅速跟进的潜力。
此外,对于Apple Watch对于蓝宝石的运用,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LEDinside中国首席分析师王飞表示,由于蓝宝石表盖需要双面抛光以及2.5D加工,因此对于蓝宝石的厚度要求会相较其他产品来得高。LEDinside预估2015年单纯就Apple Watch盖板玻璃一项应用,将使用约3080万毫米(约当2吋直径)的蓝宝石,占全球蓝宝石晶棒的产出比例达18%。
据介绍,Apple Watch盖板玻璃的主要供货商来自于中国的蓝思科技和伯尔尼光学。其中蓝思科技2014年营收高达144.9亿元人民币,最大客户就是苹果,占比高达47.44%,并将于今日在深圳创业板正式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