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管理咨询
培训界的朋友们几乎每天都在谈论一个制造业的焦点问题——库存 管理与库存管理
培训,因为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说到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脉,也就是现金周转问题。
然而,很不幸的是,直到目前为止,一提起“库存管理”,我们有很多人就相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仓库管理”的问题,如先进先出,库位摆放,帐卡物一直等等。应该承认,这些都是库存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些重要环节。
然而,真正的库存管理是实际是应该体现在库存的计划与风险管理之中,而不是通常所说的“仓库管理”。这是目前库存管理与库存管理
培训 中的一大误区。
所谓库存的计划,依照本人多年的物料管理经验,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库存资金的计划
我们知道,从
财务对现金流的管理角度讲,我们需要根据
销售预测以及现有的积压库存情况来预测每个
财务周期我们需要多少周转资金来采购原材料以支撑
销售。这个对采购资金的预测与计算过程就是一个库存资金的计划过程。
2.库存管理的风险计划
按业界流传的话讲,库存是“万恶之源”,但问题是库存到底“恶”在哪里呢?有几个人能够说的清楚呢?本人的观点是合理的库存存在不但不是坏事,相反可能会是好事!问题在于:
如何设置合理的库存?
你怎么知道你的库存是合理的?
即使所谓的合理,如达到了
财务库存周转的目的,你的库存里面就没有风险了吗?
库存风险的比例有多大,你知道吗?
这些都是库存管理的风险计划问题。
3.库存的结构计划
不同的物料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如采购提前期,单台(片)用量,价格,损耗等不一样;另外由于不同的物料用于不同的产品,还可能公用于几种产品等等,这决定了不同物料的库存策略应该是不一样的,这都属于库存的结构计划问题。
第二大误区是体现在库存周转率 上
什么叫库存周转率呢?传统的
财务定义是很清楚的:库存周转率等于
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
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有些公司取每个
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去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
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照次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
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就相当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转了20次利润!多好的生意!
而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几乎每家企业,每天的库存都是变化不定的,显然,单纯运用期末库存平均值的算法显然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公平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算呢?本人曾经于2003年8月在中国制造业信息门户网e-works上发表题为《如何精确地衡量库存与现金周转效率?》的文章,上面有详细论述,可供参考。
第三大误区是所谓的库存控制
正是由于人们被传统的库存周转率 的定义所误导,于是乎,为完成公司的库存周转率的目标,每到月底/季度底,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与库存控制有关的人们,包括各大
财务部门几乎全发了疯!人们在拼命地“控制”库存!包括那些人们熟知的国际大公司也不例外!期末低的那个点对他们简直太重要了!于是,各种怪招频出,什么样的都有,大体不外乎如下几种:
1. 让货运代理遭点儿罪,能压的货物一律压在货运代理的仓库里,甚至是压在路上,飞机、轮船、汽车、火车上到处都是货物!
只要是不进我的仓库就行!因为一般公司的做法是在计算库存周转率时,以实际收到的并且入了帐(系统)的库存为准!至于说那些以CIF到目的地为交货条款的供应商,对不起了,先等几天吧!你是我的供应商,你能不听我的?至于那些以FOB/FCA出厂地交货的供应商的付款,没关系,那是下个月的事情了!
2. 物到了仓库不入系统,只要不入系统,
财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大家这个时候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嘛!库存价值太高,大家都不好看嘛!
3. 期末底大出货!跟客户/分销商打好招呼,帮个忙,先把能发的货发走再说。
其实, 真正的库存控制更应该是在平常。举个例子来讲,如某钣金厂,假设他的原材料只有一种5mm厚的钢板,然后就可以加工各种各样的产品,那么他的库存控制就变的非常简单——只有一种物料,随时都是配套的,无论产值有多高,只要满足一天的用量甚至半天的用量,库存永远都可以降到最低。无论是取期末低的库存值还是平时每天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而实际上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库存控制要比这个例子复杂的多,物料种类繁多,供应商成百上千,最小包装大小不一,个物料消耗要求不一等等。于是库存配套率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其实,理论上很简单,如果能把各种物料配套好,如同一块钢板一样,要加工什么就加工什么,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当然了实际操作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成千上万种物料的机械与电子组装行业来讲, 库存配套率的控制就成了一个大学问, 它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其核心就是库存策略与采购计划的水平及其执行力度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技术,我相信学院派的顾问公司是很难拿出方案来的,估计这也是很多
培训课程对此避而不谈的一个原因吧。
第四大误区是所谓零库存——天底下最大的库存管理 谎言!
所谓的零库存管理,又有几个厂家能够做得到呢?即使像某著名的美国计算机公司(名字就不提了!)这种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已经做的非常优秀的企业,她没有库存吗?把供应商逼的再狠,东西到了你的车间了,你总该开始给人家计算AP(应付)了吧?什么叫JIT(及时制)与SOI(供应商拥有库存)?说白了就是利用供应商对自己的依赖性,逼着供应商去拥有库存嘛!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冷静思考:
1.你有这家计算机公司这么“牛”吗?
2.如果你没这么“牛”,你又逼着供应商去做什么JIT/SOI,他们即使做了,你是否真正解决了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焦点问题:努力使整个供应链条各节点的库存降到最低而不是单方面得利!这才是供应链管理的长久与双赢甚至多赢之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