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紫玟,盛紫玟讲师,盛紫玟联系方式,盛紫玟培训师-【讲师网】
现代辟谷养生创始人、人类少食健康工程发起人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盛紫玟:#盛紫玟现代辟谷养生#
2016-01-20 21353

一、养生是一种习惯

注重健康,尊重生命应该是每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忽视的往往就是健康,只有在生命受到危协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要想健康,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养生保健。要把养生养成一种习惯,就跟穿衣、吃饭、工作和睡觉一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要符合于养生之道。道教最重视养生之道,道门中人从饮食起居都讲究养生

对于饮食,道教认为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道家对饮食的态度,就是说吃东西要有所节制,不可不食,也不能暴饮暴食。《道藏》洞神部《四气摄生图》说:“所谓百病横生,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逾年,饮食不可废一日,为益者亦多,为患者亦切。”文中称饮食对人来讲虽然一日不无,但其是人身病患的根源,俗话说:“病从口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要谨慎饮食不节对身体的危害,可以这样讲“饮食不节,百病横生”。对此孙思邈《千金要方》说:“言语既慎,乃节饮食,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至暴疾,仍为霍乱。”说明不吃过饥,或者吃得过饱都对身体健康不利,会导致许多疾患。所以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强调“饮食有节”。文中对人饥饿的程度、早晚饮食的时间和一日饮食的次数都有详细的规定,反对暴饮暴食。从现代中医学理论上看,在饮食上有所节制,可以使脾胃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发挥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及营养吸收功能,从而保证人体正常能量的供给。

对于起居,道教认为起居有常。道家起居养生的内容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无不囊括其中。其实起居养生就是讲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卫生习惯,要求在生活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正如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说:“起居有度。”就是说人的日常活动和休息,都要讲究规律。在生活起居中讲究规律性,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对健康长寿的一种努力。拿人的生命节律来说,人的生命是按一定的节律来运行的,并且这种节律在不断变化和改变后,逐渐得到完善,也就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所以道教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发展观,认为人不能违背自然和自身的生活与发展的节律,否则不利生存与发展,有损生态环境,有损身心健康。因而,元李鹏飞说:“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伤阳则衄,伤阴则下。”(《三元参赞延寿书》)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养生就是有个好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希望人人充满活力地活到自然寿命的最大值。《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这部著作开宗明义的总目标,文中对古人今人的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分析可能存在厚古薄今的问题,但深刻地揭示了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早衰的根本原因。 文中还对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提出了生活方式的不同境界,完全合于养生之道的人,可以长生不老。基本合乎于养生之道的人,也能增寿但有极限,只能活百来岁。所以,结论性指出:“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生活方式是人的比较稳定的行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标准是什么,什么方法能把事做好,心中有数,做起事来有条有理,行为有规律。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训练并保持住,就会习惯成自然,自然得不需要思考琢磨,似乎是本能的反应,这就到了火候。现在把这样的人称为明白人,古人把这样的人称为圣人。对于明白人或圣人,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是从行为上判断的,也就是说从生活方式、处事方法来看的。《黄帝内经》讲养生时,常常分析圣人的行为,告诉人们怎样在养生上做个圣人,就是讲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清朝文学家、养生家曹庭栋善养生,高寿而终,读遍古代医书,结合自己亲身实践,写下《老老恒言》5卷,涉及老年人生活方方面面。为后世医家所倚重。书中告诉世人,良好养生生活习惯可以健康长寿。养生经典《老老恒言》其中养生准则,根据古今的生活差异和现代医学的验证,被当代中老年人接受。

如今,我们的养生习惯应该做到每年一次体检,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调整饮食;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并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修身养性;培养爱好的兴趣一个,并常年坚持,根据寒头热脚的养生规律来调节。

二、养生是一种精神

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人精神意识。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精神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精神在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精神疾病。俗称精神病。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如战国楚宋玉 《神女赋》:“精神怳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北齐书·废帝纪》:“ 文宣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昏扰。”清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以解其纷。”文中所说的就是由精神产生的病患和不良后果。当代社会由于精神病引起的自杀事件比比皆是,张国荣、陈琳、翁美玲、贾宏声、陈宝莲、吴雅君、谢津、黎础宁、叶雯、阮玲玉等等,这些还只是名星,那些名不经传的人还不知有多少。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好死不如赖和”,但是这些偏偏选择了死,这其中恐怕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养生还是要注重人的精神,精神纯洁,心身矫健;精神恍惚,身心颓废。人如果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就会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道教是最注重精神养生的。道祖老子主张的恬淡寡欲,清静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的思想,保持人的自然、纯朴之性,减少人的自私、贪欲之心。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的养生观。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生机。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

就此,道教创造了心斋、坐忘、存思、内视、守一等一系列修炼清静功夫的功法。练习这些功法,身体或立或坐或卧,位置基本保持不动,通过放松、入静、意守、调心、调息等方法,内炼精、气、神,通达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达到强身健体、却病延的功效。

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供斋、节食斋、心斋),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说杂斋法》)。 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虚集。虚者,心斋也。”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修炼方法以虚为要,从倾听自己的呼吸入手,专心致志地将太虚之气与道相结合,以便进入虚无忘我的境界。后来道教吸取并创新了这种方法,除了以听摄心外,还强调剔除嗜好情欲,排却秽累,断绝思虑,以此作为道教斋法的中最高、最根本。《斋戒箓》说:“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欲则乐道,无秽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说出了心斋的神奇功效。

坐忘指静坐忘身,达到无所不忘的虚无状态。语见《庄子·大宗师》:“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即坐忘。”郭象注曰:“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不通也。”就是说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忘掉自身的存在,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道家养生以此为长生契道的途径。《道枢·坐忘篇下》说:“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就是说坐忘是长生的根基,可以招引真灵下降,修炼自己的身心,达到身心清明,与气相合。人体先天就本来隐含着道,修炼体内真气,就会使其达到清明,与神相合。人体最后与道相冥合,就是得道成真。唐司马承祯《坐忘论》将坐忘修炼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一敬信,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

存思,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唐司马承祯《天隐子》曰:“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就是说存思自己身上的神,使神驻身不去,身与神合。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身内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思这些神,神就会安置其身,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如《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曰:“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常行之智静神凝,除欲中静,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

内视指在排除外界干扰,没有浮思杂念的情况下,合闭双目,观窥躯体某一部位。又称内观。其目的是为了入静,《青华秘文》曰:“心之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故以目内视时,思想集中,元气充沛,返视内照,心平躁释。修炼时,凝神安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能入静。

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使身中有魂神或精、气、神不逃逸,也就是达到“神气合一”的境地。道家道教认为形神相合能生人,形神分离即死人。习道者为了修炼形体不坏,必须剔除痴欲,割绝魂神外逸的道路,令其长驻体内。道教还认为神是由精、气合凝而成,为了使神不外驰,又必须养精蓄气,使之与神合一。

总的来说,道教精神养生讲求一个“静”字,主张清静寡欲,洗心涤虑,万念俱灰,重善积德。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就是说重是轻的根源,静是烦燥的根本。人要修炼养生就要回归这个根本,才能获得成功。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就说养好生要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寂静,抱神固精,最终能够获得长生。《太平经》说:求道之法静为根。同样是说的这个道理。

道教认为静功做得好能够获得神奇的功效。第一,能够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第二,能够获得长生不老,与天地共存。第三,能够将普通的凡体化为神灵,与道同体,与神交结。由此道家有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人如果能够做到清静,这是天下最难能可贵的。人的神本来是喜爱清静的,但是人的心常常会去骚扰他。人的心本来是喜爱安静的,但是各种欲望常常会去牵引他。人如果能够将这些欲望都排遣掉,心自然就能够清静下来,心静神自然就清虚了。所有的欲望都还会产生,心灵也还会受到伤害。人之所以不能够做到清静,是因为心不能够得到彻底澄清,各种欲望还时刻侵扰着心灵。真正做到排除欲望的人,内观自已的心却想不到心的存在;外观自己的形状却忽视自己的存在;远观外在的物体却见不到物的存在。心、形、物三者都能够做到无着于它们的存在,只觉得万事万物都是空。越觉得万事万物是空的,最后连空都感觉不到了,真是万物既无。达到这种境界,连寂静的感觉都找不到了,欲望自然就不能产生了,心自然就安静了,神自然也会受不到干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清常静。到了这一步,自然能够与道合真。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泉州站 q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