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确定大背景的时代
一、企业内忧外患之困
1.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基础差,底子薄;
2.市场为导向,以低成本、赚快钱为第一目的;
3.缺乏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
4.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及及政府政策短板;
5.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链短,附加值低;
6.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
7.缺乏创新发展,小富即安;
8.融资困难、信用不足、忽视现金流。
二、外患
1.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迫在眉睫;
2.期间国际金融海啸来袭;
3.经济的急速下滑,市场 激烈震荡,生产经营困难,减产、停产、保生产的企业增多;
4.人力与材料成本急速上涨,通涨与通缩并行;
5.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货币战与贸易壁垒接踵而至;
6.金融危机蔓延且至今尚未见底,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外部危机的延伸,更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7.大多中国企业大多数呈“低、小、散”特征,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那些曾经依靠大量的低廉劳动力、原材料,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企业,再也不能把他们生产的廉价产品顺利输送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寿命短、长不大,大不强、长不久”!
8.中国制造两高两低不可持续性的生产模式 ,维新恒变---转型升级国家与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路
引言:生存还是死亡
1.这对2013年的中国制造来说,是个问题。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水良认为,一场与产业升级与转型有关的中国民营经济大讨论,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中国各个经济枢纽传来,上自职能部门,下至企业公民。
2. 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水良认为,中国企业面临着3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改变企业是找死,不改变企业是等死”。变革先变人,思路决定出路!
培训行业现状:
1.培训课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
2.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不知如何行动——缺乏实操性
3.学者博泛,习者甚少——缺乏实效性
4.授业不传道、缺实操之解惑——缺乏持续性
5.人云亦云,跟风上课——缺乏针对性
6.高层、中层、基层课程断档、培训断层——缺乏匹配性
培训效果与组织期望结果往往相悖--企业陷入两难的困境?学不适用,学不能用---企业人才培训路在何方?
维新恒变之策:
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水良认为,企业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任何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支离破碎的培训课程注定都不会给企业带来益处。培训机构当深思如何开发对转型期企业之行之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培训模式。
转型路径培训课题:
1. 合纵连横,资源整合
2.OEM向ODM转型,OEM向OBM转型
3. 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技术升级与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塑立自主品牌,打造销售渠道与终端
6. 开辟蓝海行业
7. 管控模式扁平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8. 推行精益化生产管理,优化完善资金链
9. 实施供应链与ERP信息化一体化管理
管理升级培训课题:
1.完善服务应用平台体系的建设
2.完善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
3.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强应变能力
4.完善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
5.优化人工管理信息分散、完善的基础数据
6.优化完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
7.强化管理制度化去人治化管理现象
8.强化管理工具科学化应用与标准化、程序化
精益生产培训课题:
1.组织扁平化改革
2.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
3.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模式
4.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模式
5.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
6.推行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7.实现零浪费、优品质、低成本精益生产体系
8.实现高效率对接市场需求模式
长三角民营企业管理培训咨询中心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水良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中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由大到强须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竞争要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制造业治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