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行业利润的制高点?
360、百度、网易、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盛大……互联网巨头齐聚手机红海,不过这究竟是一场新变革还只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美梦呢?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不看好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前景”。
2012年5月14日,奇虎360总裁周鸿祎在微博上高调宣布进入手机领域,预计售价1499元。15日,百度联合长虹、富士康以及中国联通召开发布会,用899的售价挤进手机大潮。16日,丁磊发微博暗示养猪不再是网易的唯一副业,卖手机成为这个新闻巨头的新喜好。
然而同行的热情并没有感染张朝阳,在他看来,苹果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空前成功是很难复制,要想成功必须是具备硬件、软件结合基因的公司才能做到。张朝阳直言,并不看好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前景,因此搜狐不会效仿其他互联网公司做手机。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不断地发力于手机终端呢?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抢占移动终端的客户,谁就能握住企业持续发展的利润之利剑,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可惜的是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着“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问题:
一、战略决策不足:所有互联网公司从事的手机制造,更多的是以利润为导向和羊群效应,其对终端的布局很多情况下是不得不为之的战略决策,就像微软在应对苹果和谷歌的挑战时,在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台式硬件制造商利益的情况下不得不自己推出平板电脑一样。在不得不做的战略决策下,成功的可能性十分少。因为我们的所有战略决策应是根据市场上的客户来的,如果我们的战略满足客户的“响应需求”(“跟随战略”),那么即便成功也只能是分到市场上的一丁点小蛋糕。过去的微软、此前的谷歌和当下的苹果,他们能取得成功都是因为其战略决策满足了客户的“预知需求”和“创新需求”(“引导战略”和“领先战略”)。因而互联网公司跟风从事手机终端的制造,一方面市场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只能满足部分市场的需求,其可持续发展性一望便知。
二、赢利模式不清:互联网公司在开展手机制造过程中,其针对移动互联网的赢利模式并不清晰,互联网公司主观地认为只要抢占了客户内容应用的接口,便能让客户选择自己公司的内容,从而抢得客户群和实施内容的营销。殊不知,内容应用的接口只是一个载体,真正吸引用户消费的往往是“杀手级的应用”,但因为互联网公司过去更关注基于有线的网络应用,对于基于无线的手机终端应用其规划和思路并不清晰,在不清晰前路定位和方向的情况,随意地利用手上有限的资源进行尝试,这是一种慢性自杀。目前互联网公司应研究自己在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利模式,踏实地围绕自己的赢利模式开展工作。
三、核心能力缺失: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希望成为苹果一样的软硬件一体的完美公司或成为三星一样价值链完全整合的公司,但对于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想成为软件公司需要积累和沉淀,无论是从团队的组建还是软件的开发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要想成为三星一样的价值链整合公司就更加困难了,三星是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特别是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努力才走到今天,想当年三星的大部分硬件制造都是从OEM开始的,从OEM到ODM再到独立品牌,这条路经历了多少艰辛大家是清晰的,因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重走三星之路不是明志之举。当然如果在某一方面能力超强,如微软和谷歌等,也可尝试进行软硬件整合。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核心能力的缺失,导致了即便大力进行手机的生产,并以价格战作为核心开展营销,其结果也只能“风光一时”。
四、工作重心误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其核心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跟从或被迫的战略决策,而应将重心放在于应对移动互联网到来的能力培养和塑造上:一是明确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上五年的战略规划和清晰的赢利模式;二是进行转型的变革,从组织结构到人员配置,从研发流程到产品开发,从营销模式到服务管理都需进行转型变革,让组织从互联网公司变为移动互联网公司;三是将专注力放在“主业”能力的提升上,特别是在适应未来用户需求的内容应用的转移和开发上。
五、术业专而不专: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相比于国外的“推特和脸谱”,其能力和实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国内互联网公司将主业放在一边,而把大力气放在新的领域上(手机制造),在没有太大的含金量的新领域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的结果只会一方面新领域不会开很好的花结很好的果,另一方面主业不够专注而影响主业的转型。国内互联网公司应着重于如何将互联网内容平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上,着重于如何开发适应终端客户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上,着重于如何开发杀手级的产品以吸引手机客户上。就像张朝阳表示的,“只找一个厂商贴牌生产,要想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还是从最擅长的基因出发去做事情。”搜狐的目标是做好手机上的内容和相关软件。网易的丁磊也表示,网易的核心重点放在内容的转移上,网易将做好新闻、云阅读、游戏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互联网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
六、竞争不配合:互联网公司不从事手机制造,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还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从竞争方面来说,手机品牌已深入人心,互联网公司要建立自己的手机品牌十分不易,而且手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互联网公司要想在一片红海中杀出一片蓝海短期内很难实现;从渠道方面来说,现阶段的手机销售还是终端为王,互联网建立忠诚的销售渠道有一定的难度;从价格方面来说,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手机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操作系统(都用谷歌来进行变化),不在于功能配置,而在于价格上,但价格战一开打,不仅利润有限,也会影响后续的“低价高配”的竞争力。
互联网公司不适合进行手机的生产和销售,那么互联网公司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行业利润的制高点呢,它不在于手机制造,不在于跟风开发,不在于硬件转型,而在于“内功”的修练:一、制定清晰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二、明确可行的赢利模式;三、加快互联网公司的转型;四、培育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能力;五、专注于优势的“内容”应用;六、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
本博文发表在梁宇亮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博客的链接是:https://dxyjzx.i.sohu.com/blog/view/242050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