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岁前后的演变(一)
60 岁以前想用身体换一切,60岁以后想用一切换身体。
年轻时要做你该做的,年老时才能做你想做的。
因为亲密、因为熟悉,便少了关注、少了体贴
所以就常轻忽了、漠视了这是我们性格的劣质,也是我们情绪的惯性,我们纵容着自己,却伤害着亲人,到后来也伤害了自己,不要看着父母,也不要盯着父母的相片,要你画出父母的容貌,你画得出来吗?
母亲的眼皮是内双还是外双?
父亲的耳垂是厚大还是薄短?
母亲的鱼尾纹多或少?
父亲额上的皱纹有几条?
母亲的脸上有几颗痣?
父亲的双眉是厚还是稀?
闭上眼睛再想想:
父母朝你走来的姿态是如何?
父母转身离去的背影又怎样?
从童稚到现在,父母的姿态及背影改变了多少?
母亲操劳家务的模样,曾让你不忍吗?
父亲外出工作的架势,曾引你注视吗?
是不是到现在才愕然发现: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识他不清!
以为熟悉得不得了,却竟陌生得可以?
父母记录我们的成长,我们却忘了记录父母的年老
由于无从通知在大陆的双亲,便想亲手画出父母挂在墙上,聊表孝思,但当细细回想父母的五官、长相、神色,竟又那样模糊,以致无法运笔,却也,那样陌生,那样疏离陌生到,描绘不出父母的五官;疏离到,拼凑不出父母的长相,他曾为此感伤了好些年,直到三个孩子相继出世,才在儿女的成长中逐渐淡忘了感伤,这位伯伯的心情,我近年才得体会,于是便趁某次回家帮母亲整理房子之际,在母亲打盹的当儿,细细端详了母亲的容颜,将母亲牢牢地记在了眼里、脑里、心里,并摆进了意识里,再将母亲青壮时的面貌与现在的容颜重叠,我湿润了眼眶,每个人,都是父母以青春、用岁月抚养成的父母记录我们成长的同时,我们却常忘了记录父母的年老以致,常在长久分离后,有着莫大的懊恼,有着至深的追悔,不仅对父母如此,太多人待兄弟姊妹也这样在家时吵吵闹闹,一旦因工作、因婚姻而分开,便不太见面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等到有所觉悟,通常已经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