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通,唐兴通讲师,唐兴通联系方式,唐兴通培训师-【讲师网】
AIGC数字化转型社群营销新媒体营销数字化销售创新思维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唐兴通:新零售顾问讲师培训师唐兴通谈5G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增长社群营销与内容营销
2020-12-10 2280
对象
企业家
目的
创新增长
内容

当面临转型与创新时,企业最大的掣肘是惯性。

要学会忘记,是因为过往的能力和习惯性的认知已经不太满足变化的时代,但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惯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不变是比较舒适的。



成长就是要有意的克制过往,努力的学习未来。

减肥这件事情来说,它就是一种新的生存技能的刻意训练。我们的身体,有一种习惯性的吸收和处理糖分的冲动。这个能力而且是非常强大的,也是从意识层面到能力层面完全具备了流水线的状态。

物种进化历程中,有效获取能量与处理能量决定物种生存。能量稀缺年代,爱吃糖分高的习惯已经刻在我们的基因上,外化在行为上。

环境发生变化,摄入能量过剩,现在需要获得健康,你就需要刻意的忘记,对糖分保持克制。当然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也就要养成一种新的规律,新的生活状态以取代了老的生活状态。



在我看来,组织可以隐喻为生物体。不同环境下,适者生存下不同物种,不同物种获取不同的生态地位。数字化转型、创新增长的话题成为显学,每个组织都积极渴望能够转型,更多停留在口头或者等待,完全没有触及灵魂,更没有刻意练习新的动态能力。



想要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想要创新增长,我认为必须学会忘记,与惯性作抗争。当然是否需要忘记或者保持惯性的指挥棒是其能否有效创造顾客价值,而不是简单粗暴与过去说拜拜,因噎废食。



学会忘记难,不只是习惯了,更多是源自组织有两种隐形力量在左右:1. 结构性惯性;2.组织文化惯性。



组织结构性惯性

在渐进式变化时,管理者面临着是连续的微小的变化,他们不断改善组织使其更好完成使命,由于这些变化相对很小,所以它带来的不一致性是可控的。例如点击量、粉丝数的增加、市场份额的比重、新产品的包装优化、生产流程的改善。



类似这样林林总总的变化给相关的人员带来的不确定性都是可以容忍的,我们有机会预测和学习新的东西,整个组织系统能消化因为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随着公司的成长会发展出结构、流程和系统来应对日常工作的复杂度。由于这些结构和系统是相互连接的,如果要想实现创新变化(数字化转型)就变得困难,成本高且耗时长。结构的惯性及抵抗变化的主力,这种惯性植根于组织的结构系统与正式流程的规模、复杂性与相互依赖。



文化的惯性

组织的变化与成功伴随会产生文化的惯性,这种惯性更为明显与普遍。当组织变得成熟的时候部分的经验和观念都依附于“如何做事”这一问题的默契之上。



在非正式的组织社交网络来自时间而变迁的传奇都会表现出这种默契,一个组织取得的成功,越是伟大这种默契的制度性就越强,或者说越是根深蒂固。这进一步提高了文化的惯性和组织的自满。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公司的文化对于其成功而言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素,文化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确保这没有复杂而严格的正规控制系统的环境下,公司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人员。



一旦面临非连续性的变化,曾经孕育成功的文化,很快变成一种阻挡变化的围墙。当年惯性是历史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会让组织成为其历史遗产绑架的人质。

尽管结构性惯性更容易被管理者觉察,但文化惯性对于管理者而言是要棘手。很多组织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会让组织成为劣势。



结构性惯性更容易被察觉,而文化惯性总是隐隐约约的,且难以直接管控,所以它是管理者无法成功引入数字化转型、创新变革关键原因之一。



咨询田野调查手记:王晓初执掌中国联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变革,之前的联通一直是个没有睡醒的组织,移动与电信打的火热,它佛系。我给中国联通的高管说王晓初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大挑战就是联通的文化惯性,想改革成功,需要调中国联通心智模式与文化。需要回答和强化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领导推崇与认同的?

2.什么是正确的做事方式?

3.如何界定优秀员工的行为?

4.什么样的行为是被鼓励与禁止的?

5.员工、客户互动方式的变化



许多企业家问我微软这个恐龙为啥最近成为硅谷的主要玩家?你从表面看到是微软云业务的指数级增长,但背后支撑微软完成这次有效转型推动者纳德拉从微软的文化下手,改变组织认知与行为。让微软学会忘记与克制自己精英文化,秀智商的亚文化,走向开放共赢,拥抱生态链的新组织文化。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婉言谢绝一家TOP公司创新增长顾问的邀请:某行业传统的领导者,推动创新转型战略会议。#总一上来热情洋溢给我讲了下组织的现状,那吹的像朵花。林林总总如政商关系硬核、全国每个县都有稳定经销商、拥有N多专利、拥有N个工厂、企业品牌知名度高……,但是没有增长、转型拖沓多年。



之所以婉言谢绝,是我在实地考察与走访后发现这个企业的文化坏掉了,生态环境恶劣。当时我留下“趋势大于优势”以期待点醒这个自傲的组织,显然他还在做梦,假装努力。在私底下,我建议高管们可以尽快离职,这位领导不走,这家企业基本没有希望。



学会忘记,只是为了更好的增长!成长性思维不只是对个人,对组织也是同样一个逻辑。解决办法很简单:让自己重回学习和成长轨道。在思想上让时光倒流,重新找回 “初心”。



优秀的企业家深知学无止境。学习是终身的追求,既能让人更加谦恭,也能够带来快乐。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阶段,最害怕的并非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权威受到挑战,而是你的自满。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泉州站 q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