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可以关心经济,也可以对于经济提出意见,但是可不可以让书记不要管到经济项目,决策经济项目,直接推进书记工程。因为各地太多这类书记项目,包括前后任书记各推各的项目,说起来都是GDP,真正的浪费非常大。也导致地方经济高度公权力化,税收越来越重,而经济效率其实越来越低。而在借钱办项目,拍脑袋定项目的机制下,搞新项目、改新规划、短期产生假象政绩、人为加强职位周转比避免任上担责的现象也会加剧。
——公权力者真正擅长的是批土地,而并不懂具体的产业,尤其不懂得一哄而上的产业破坏性;公权力者懂公共工程,但不会计算公共工程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及其寻租负效益;公权力者懂建筑能带来的短期成效,其实并不懂建筑里面内容建设的逻辑与功夫。巡回神州,这样的土地占有、公共工程与建筑项目太多了,其实很多东西包括会议、展览、旅游已经可以不用建设那么多道路、建筑等项目了,但是计划的路线还是如此行进,人们也慢慢地分不清是党政领导因为知识滞后而形成的固执,还是为了便于获利而进行的设局。
——国有经济不能演变成党政所有,领导控制,掌权者金库。目前国有经济的三大特征令人担忧:一是主要利润不上交,用途不透明,权力者黑箱使用的可能性很大,国有利益与全民享受的距离更加不确定;二是现有强势国有企业向更多领域的全面扩张,在资源占据中日益加强权力距离下的经济资源控制,让远离权力中心的民营经济更加愿意学习趋近权力的寻租模式;三是更多地方级别的政府更愿意借助发展产业与各类事业之名,发展出更多新的地方国有的企业与事业,加强地方党政领导掌握经济资源的可能。随着国有资源庞大化与公权力的强势化,反腐败任务更加艰巨,而在反腐机制优化有限的情况下,巨额腐败空间一再扩大,公权力的公信力因此受到巨大挑战。
——缩小公权力主导的经济、控制公共投资规模、普遍减税、公开公共预算,这是四件事情,实际上是内在地一体化的四件事情。在这些事情中,以直接操控经济资源代替研究经济规则设定更合理的经济政策方向,以直接上项目代替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场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资源调节、以领导主导的财税政策选择性赋予替代具有普遍公平性的减税选择、以选择性办实事的方式而不是预算投入与事情成效结合考虑的投入产出比评价,因此在看起来接近的政策话语中,其实隐藏着巨大的体制扭曲与权力滥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