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市场曾一度预期央行将于第二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在央行接连不断的微调动作下,令当前宏观经济及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出现明显恶化,从而使得市场预期逐渐降温。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决定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而这一决定不仅是对早些时候对央行是否放松货币政策争论“一锤定音”,也表明了今年未来几个月里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化概率降低,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更多是会采取“定向微调”。
其实,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解读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国内经济增长下行、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周期性调整、不少企业面临着信用违约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定向降准”也就意味着央行在短期内仍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去杠杆化”的政策取向不会改变,更不会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让货币政策突然逆转,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当年的过度刺激货币政策不仅有点仓促决策,而且这些决策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后遗症也难以估算。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比如影子银行泛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盛行、房地产泡沫巨大等,都是当前信贷过度扩张的结果。因此,当前的货币政策不仅要保住系统性风险及区域性风险不发生的底线,也得为化解既有的金融风险创造条件。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以静制动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定向降准”也意味着在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及社会融资规模过度增长的情况下,又得采取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农业及小微企业、弱势产业的发展。因为,在早几年,尽管信贷规模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越来越快,但是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从而使得有限的资金并没有流入弱势行业及中小企业。而这些弱势行业及中小企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社会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它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贡献最大。如果政府采取优惠的金融政策来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这些行业及企业融资成本,对整个国内微观经济搞活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这也是国内金融市场秩序化的一个方面。因为,早几年国内银行间同业市场之所以爆炸式的增长,也是与不少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过度利用这个市场有关。国内不少中小银行的可贷资金不足,不得不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借短贷长,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期限错配。而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导致同业市场震荡。2013年的“钱荒事件”很大程度就与这些行为有关。而采取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要促使更多的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同时也降低了这些金融机构再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之风险。
现在问题是,这种差异化的“定向降准”能否真正解决国内农业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吗?如果不能,这些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如何来化解?
可以说,加大“定向降准”政策措施,当然对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只是相当这种政策不推出的情况下而言。如果剔除了这种相对性,这种定向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是十分有限的。
因为,无论是国内农业还是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融资难及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既有国内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问题,也有这些弱势企业本身性质问题,而后者则是世界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只不过,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金融政策,得到解决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于前者则是由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国内金融市场利率价格机制严重扭曲,从而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样国内弱势行业及产业,小微企业融资就必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解决,仅是“定向降准”当然短期上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只有从根源上入手,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让国内房地产市场性质通过经济杠杆从根本上得到的转型,再加上对这些产业行业、中小企业金融优惠扶助政策,这样才能让这些弱势行业产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及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这些就是“定向降准”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