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法,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创了易经。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发展成了六十四卦,对易经做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周易》。
孔子五十学易,把易经“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对《周易》做了大量的评注,称为《易传》或叫《十翼》,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经传文本。故有 “群经之首”之说法。
建国后,易经研究处于低潮,尤其是在中国历史的第三次文化革命,受到了摧毁性的打击,以及现在绝大部分人对易经还停留在 “迷信之书”的认识上。对预测、命运预测的不了解而产生抵触。值得万幸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易经,应用易经。并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对易经进行研究并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