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卖点的另类挖掘
“卖通路、卖管理”(把直销与零售、代理等相结合,方便消费者购买);
“卖气氛”(卖点气氛塑造,雀巢等公司最善此道);
“卖知识”(介绍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相关知识,如东芝的烹调教学);
“卖梦想”(所谓21世纪的住宅、迪斯尼乐园);
“卖方便”(如麦当劳、肯德基);
“卖生态、卖环保”(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公园或景区);
“卖价格”(如格兰仕的降价狂飚);
再举个实例来说吧,“卖环境”,石油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除了价格参照外,用户很难感知产品的差异。不卖石油服务、卖品牌,这是所有跨国加油站共有的理念。他们已经将服务演变成了一种附加值:整洁的环境、彬彬有礼的服务和便利店的设置,让中国的司机感受到了非常人性化的服务;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也在不断地培养着他们进一步的品牌忠诚度。
还有卖幽默。请看“我的可乐哪里去了?”洒满阳光的沙滩上,一只可爱的企鹅躲在躺椅后面偷偷地在喝别人的可口可乐,而那位男士显得很困惑:“噫,我刚才放在这里饮料被谁拿走了?”炎热的海滩上出现了企鹅,自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再加上人格化的企鹅形象,戏剧性的场景赋予了可口可乐品牌一个可亲可近的形象。
还有卖个性。罗伦可以做银器、餐具、家具,但是风格绝对一致,他不会去做超级流线型的镀铬玻璃桌子,他做的都是保守怀旧的木头桌子。所以,他创造出浪漫古典的传统英国感觉,像“远离非洲”电影中那样,然后从衣服延伸到床单、香水、运动衫,不论什么产品,总是有一致的品牌个性。这些产品带给他30亿美元的年收入,相当令人难以置信。
还有卖选择。具有多年营销经验的麦肯那集团总裁瑞斯·麦肯那先生近日居然在民办发行量最大的电子杂志《Bussines2.0》上刊发文章,预言传统营销的终结与品牌的暗淡。杂志封面堂而皇之地写着:“品牌的死期”。令营销界瞠目结舌。
创建品牌不再是一项重要的营销目的。出名不意味着能赚钱,出名也不意味着拥有客户。因为,品牌与知晓相距甚远。“选择”是较品牌而言更高层次的偏爱,Amazon.com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获得成功。高于品牌而存在的还有价格。在美国,无论任何经济阶段,都会关注价格,因为产品本身的差距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心的变化和策划家的自我超越,新的产品卖点正在不断地被创意出来,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也根本没有必要去阻挡。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头,过头了就会进入误区。卖点也一样,存在着误区。举卖点最为活跃的房地产业为例,大多数房地产广告都不厌其烦地罗列了一大堆卖点,用各式各样的卖点将楼盘“包装”起来,以为卖点越多越好,往往适得其反。
节选自李成林《高效能销售的自我修炼》(用脑销售),该书已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式出版
李成林博客:https://blog.sina.com.cn/bjshimen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