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文质《“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有感
冯笑之
学者张文质在福州“1+1读书俱乐部”刘良华的《教育自传》月谈会上的发言稿《“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强调一句话——“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他认为“这种消极已经进驻了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甚至无法克制地以这样的方式处人、处事、处己,却不自知。”
作为教师,“我们太习惯用分等的方式去看待人了,也太习惯用贬低人、批评人、歧视人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了”,“我们太喜欢自己的“坏心眼”了,也太习惯于用“坏心眼”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了。”
我对这种“坏心眼”的理解是,一种心态——“否定心态”、“怀疑心态”。
不单单是教师,只要对人、对事均持这样的心态,以这样的心态行走于教育生活,行走于世间,自然而然对万事万物均看不顺眼。某项新的政策出台,首先怀疑,是不是上级主管又要耍什么鬼把戏来整咱们了?然后否定,工资那么低,还这样、那样地折腾,那帮子人真又点“吃饱撑着”。
凡事不往好处想,这是“否定”、“怀疑”心态者最明显的心理特征。
这种心态的人对别人是否定、怀疑,对自己也同样。用张文质的话讲“这种‘消极’也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最主要的方式”。
这种“消极”不是低调,更不是淡定,而是“自卑”,凡事不往好处想的心理让我们对待自己也同样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
学校有教研课、公开课任务“积极主动”往后推,能推到不上最好,从未想过这样的活动不只是任务,同时也是锻炼自己业务成长的机会。如此一味排斥,致使我们变得“胆小”,变得“畏首畏尾”,甚至造成一遇陌生人讲话便语无伦次,人一多说话便脸红,这绝不是简单的性格内向,而是自卑,也是教师最不能犯的弊病之一,难以想象一个消颓自卑的教师能教出自信阳光的学生。
不少教师害怕抛头露面的活动,他们仅想在教师职业中活得安定一些,少一些折腾,这无可厚非。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搞教育绝不可能活得安逸,事实上也不会安逸,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磨砺自己,真正“低头做事”,才能“抬头育人”。
“‘消极文化’,使我们极易妥协、气馁,极易沮丧、怨恨,极易退缩,丧失活力和主动性。所以我们常常是想得太多,‘傻劲’却太少,太关注结果却无法享受过程,肯定过程本身对生命的意义,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变得既自卑又功利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亟需打败“消极”这个“最可怕”的敌人,表现得豁达乐观一些。“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着慢慢使自己成为建设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