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中国资本外流规模成为了市场一大焦点。市场部分人士认为,过去几个季度的资本外流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可能引发未来经济进一步走弱。不过也有分析指出,不少资本外流是因为企业需要审慎管理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因此无需太过担心。
摩根大通7月的报告称,“过去5个季度,中国资本外流达到5200亿美元,抹去了2011年以来吸收的全部外来资本;仅今年二季度,投资者就从中国撤出1420亿美元。”
粗看之下,这一数字似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资产正在大规模地撤离中国。那些在中国经济火热的时候流入的资金已经开始掉头离开到其他地方寻找更高的回报。
不过在分析这些外流的资本的性质之后,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却与以上的推测有差别,这些资本的外流似乎并不值得恐慌——不少资本外流是因为企业需要审慎管理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民币兑美元不再单边升值,因此中国企业开始偿还外币债务。
摩根士丹利的亚太利率战略负责人Kewei Yang向彭博表示,私营部门正在积极地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走弱,人民币疲软预期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私营部门便开始更积极地减少美元债务,增持美元资产。
摩根大通的朱海斌则表示,人民币日益国际化使得资本流动模式有了显著改变,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比出口多。根据他的计算,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跨境结算大约占了资本外流的四分之一。
朱海斌估计,计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人民币的日益国际化和净外资直接投资的变化后,原因不明的资产外流,或者说热钱的外流,大约只占过去4个季度资本外流总量的不到30%。
瑞银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有类似的观点:中国国内实体偿付早前的外币债务,结清“套利资本流入”是近期大规模资本外流的重要原因。2014年第二季度之前的几年里,尤其是2013年至2014年初,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在岸与离岸利率差很大。因此,国内实体迅速累积了大量外债,包括离岸借贷。
汪涛指出,从净外国投资的角度看,流入中国的投资额并没有改变,而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加速。中国政府希望企业把在国外产生的收入留在当地,同时鼓励国内的银行向海外放贷,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
并且,实质上中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资本外流失控。“如果中国政府担心突然的、不稳定的资本外流,它可以放慢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通过稳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利率预期。中国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现有的资本控制足以缓冲未来几年的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