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究机构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和消费能力可能被高估。
美国智库“需求研究所”(Demand Institute)及其上级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昨日报告表示,“对中国过于乐观的增长和消费预测误导了外国投资者,大多数中国公民距离进入中产阶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按世界银行(World Bank)定义的“中产阶级”,应该是每天花销有能力达到10~50美元,需求研究所认为这一区间定义下的中国中产阶级规模过大。
该报告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目标客户群体,即所谓的中产阶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既要有购买力,也要有互联网访问的能力。因为互联网消费将来会贡献中国消费95%的增长。
这部分人占2014年中国总人口的27%,占总消费额的44%,约合1.6万亿美元。
实际上中国目前互联网渗透率为48%,意味着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目标客户群体中,有几亿人他们是很难服务到的。
跨国公司们典型的目标客户群体应该是小于49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居住在城市,拥有访问互联网的能力。
不过即便这部分人可以被贴上中产阶级的标签,但消费能力也远低于美国。在2010~2014年间,这类人群中只有12%家庭收入超过3.2万美元/年,约合85美元/天。
而上述人群的“购买力”,预计将从2014年的收入的44%到2025年提升至60%。
他们的报告估计,未来10年中国的消费总额每年将增长5.2%,从2014年的3.7万亿美元扩大至2025年的6.4万亿美元。
届时,年度人均消费总额应该从2014年的2669美元升至约4400美元——这已经是相当大幅度的增加,但绝对数仍远低于最富裕国家,如美国的人均消费总额目前已达到3.2万美元。
该报告主张,跨国公司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考虑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他们拒绝按照“几线”的概念来考虑中国各地的城市,并称,对多数全球企业来说,中国只有大约40个城市有望提供现实的机遇。
这与在华经营的跨国企业普遍接受的正统观念形成鲜明反差。
“企业正被告知,他们需要在中国各地落户才能竞争,而未来在于进军五线体系中的‘三线’和‘四线’城市,” 需求研究所所长、报告作者之一Louise Keely表示。“这两点都是错误观念。”
根据该报告,跨国企业与本土竞争对手相比已经处于不利地位,至少在瞬息万变的消费品行业是如此。
2014年,中国消费品行业整体的线下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但跨国企业仅实现1%的增长,其本土竞争对手实现了7%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