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近日,中超公司发布的关于“征集2016~2020年中超联赛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伙伴”的项目公告显示,未来其合作伙伴每年获得中超版权的费用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相较于本赛季中超版权的7000万~8000万元版权费用,这一价码近乎4倍。如此巨大的涨幅,令不少人惊呼“天价”。中超身价飙升的背后有何筹谋?谁又将为此“买单”?
身价飙升
中超此次开出的3亿元起步费,被业界认作是其打破转播垄断、在理论上实现版权市场化突破性的一步。
纵观全球公认的足球五大联赛版权费——英超联赛未来3年本土转播权卖出51.36亿英镑,折成欧元约为69亿欧元,平均每个赛季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5亿元一年;西甲联赛转播权目前每个赛季交易总价约合人民币57亿元;意甲联赛每个赛季的转播收入约合人民币65亿元;德甲和德乙联赛打包出售,目前每年费用约合人民币34.7亿元;法甲联赛目前赛季的转播收入相当于人民币43亿元。其中,英超、德甲视频版权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而中超这方面的仅在3%~5%之间。
公开资料显示,2015赛季中超现有的7000万~8000万元之间的版权费用,3000万元左右来自四大门户网站,2000万元来自一家地方卫视,1000万元来自版权签约商,1200万元左右来自央视。虽然总额看似不少,但事实上,分摊到每一家合作伙伴身上,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就拿到了一年的中超版权。而根据中超公司运营机制,足协要从中抽取36%的费用,16支俱乐部之间的分红采取均分制,也就是说平均每队只能收获300万元。
据《中超商业价值报告》显示,上赛季中超公司年收入4.4亿元,各俱乐部总收入突破20亿元,但支出则超过22亿元,除5家俱乐部盈利外,其余仍是亏损。而各俱乐部的收入,基本都来自于赞助商。其中,不少赞助商还是俱乐部母企业的下属子公司的变相输入。
体育产业研究专家、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的电视转播市场尚未完整形成,又受限于早些年的体育赛事体制和媒体垄断体制,中超的版权费用之路可谓起起伏伏、一波三折,甚至被认为“严重低估”。
据报道,中超公司其实早在2年前就有过对版权费用的调研和推算,认为2016年重新销售中超版权的时候,电视版权、网络版权、海外版权等每年的总费用可以叫价售卖到5亿元,考虑公开竞标时上涨幅度太大,初步形成2亿元或者3亿元的中超版权,应该问题不大。而正在进行的这个赛季中,中超有6家俱乐部投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大关,大牌外教与高水平外援的涌入,为中超重新考虑联赛版权市场打下了基础。
张林指出,在所有的竞赛表演中,职业联赛可谓其中“王冠级别”的赛事,无论其市场规模、运作方式,还是民众对其的欢迎程度,对整个体育产业业态都有着重要影响。“此次中超给版权费开了这么高的价码,且使用公开竞投的方式,无疑也将成为职业联赛的风向标,引领未来其他赛事的版权费用和操作趋势。”
最后的胜出者?
尽管在外界看来是“天价”数字,但一些觊觎体育产业的大鳄却会趋之若鹜。
2014年中央发布的46号文件明确提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互联网+体育”成为最潮最热的风口,体育产业也已经成为资本大鳄最爱的投资领域。传媒大佬黎瑞刚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体育产业刚刚起步,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也是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下一步的布局重点。”
2015年5月,黎瑞刚操刀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体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以7000万元的竞标价格与中国足协签订中国之队赛事媒体版权合约,完成在国足赛事版权布局的第一步。此事也标志着此前央视独家享受赛事转播和分销权局面的彻底终结;腾讯体育花费5亿美元巨款买下NBA未来5年新媒体独家版权,令与后者合作多年的新浪体育捶胸顿足;而近年来一直负责中超版权商谈的前中超公司总经理刘卫东辞职,其新东家是万达体育公司,万达集团和阿里巴巴旗下基金2015年5月刚刚宣布为乐视体育注资1亿美元,估值飙升至28亿元的乐视体育对于中超版权的渴望显而易见。
懒熊体育称,为了获得内地英超新赛季互联网转播权,腾讯、新浪、乐视各自均付出了1800万美元,优质体育赛事直播带来的流量和商业价值令各大网站视为核心竞争力。
“相较于传统的电视转播,现在网络新媒体在体育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对以往传统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局面产生巨大冲击,并在整个赛事转播市场上产生鲇鱼效应。”张林认为互联网新媒体未来极有可能占据体育传播的半壁江山,甚至超越传统电视台,成为传播的主导力量。由此中超高价“邀约”的合作伙伴,“最后的胜出者极有可能在这些来势汹汹且资本雄厚的互联网企业中产生。比如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