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起来有三点:培训师应具有宽容心、同理心、平常心。
一、宽容心
每个人都应有宽容心,培训师更应具备宽阔的胸怀。宽容与原谅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能力。当某些事情发生,当我们开始感到难以忍受甚至愤怒时,不妨尝试一下下面的步骤:
1.事情的发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什么课题?我何以会如此的难以忍受和愤怒?归跟结底,我们都可以找到,或虚荣、或知识贫乏、或贫穷、或自卑、或狂妄。
2.事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意义?请在内心对自己说:成长的时刻又到了,我将珍惜每一个机会。感谢让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3.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决定?经历了这样的步骤,你还会难以忍受,还会愤怒吗?你又会如何应对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能飞,是因为翅膀下有风。那么,风是什么?风是注视着我们成长的一双双眼睛;风是曾给我们支持的每一双手;风是给我们伤害、带来刺痛的每一个人;风是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曾给我们带来的无情打击;风是我们分享着伙伴们培训文章时的甜蜜。
二、同理心
这一点在培训师的专业修炼中也常常提到,它告诉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角色互换思维,多站在学员、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培训师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非常之小。常常局限自己于这个圈子里固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交流与积累,同时也带来了闭门造车的可能性,也限制了自己接触新知识和随之产生灵感的机会;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淡化了该如何从学员、从公司、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合理地安排培训工作,从而影响培训的实效。因为你得到的是自我,却忽略了身边的整个世界。
培训本源于工作、源与生活,目的在于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我们又怎能仅仅通过了解培训技巧、学习培训文章来提高呢?好的培训师来源于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习惯、每一点遭遇、每一个建议的积累。所以,培训师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三、平常心
这里我主要想谈谈,培训师应该时刻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但我也发现了这里存在着一些无形中的等级氛围,很多的资深人士似乎不太愿意接触更广阔的知识层面。不妨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认知的过程。
人的醒觉分为四个阶段: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知道自己知道
4.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我们认为:“我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时,往往就是我们知识贫乏的开始;而当我们认可自己足够专业时,我们便已在业余的道路上迈进;当我们感受到自己“我知道这些”时,常常就开始丧失了继续认知的动力。因此,让我们时刻以一颗平常心提醒着自己:路还很长,还需要许多未知的探索。
当然,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们也必须学会舍弃,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出发,选择自己重点应该结交的人,了解需要的知识。
作为一个培训师不应该拥有固定试的思维方式 ,因为人总在用自己的固定试思维去考虑为题。所以,凡是因该是有始有终、多问多想。
(请孙军正老师讲课就上中华讲师网;代理孙军正老师的课程就上中华讲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