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参事,汤敏的专业背景和
职业生涯多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由于教育对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根本影响,今年他将更多精力和关注放在了教育、尤其是最火热的在线教育上,频频出现在各大教育行业论坛活动中,其对在线教育、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
网络课程)的思考因此有了与教育从业者不同的视角和高度。
在汤敏看来,扶贫先要从教育抓起,如果贫困传代那是一代一代人的事,贫困阶层的后代在未来还是贫困。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两大问题,一个是能不能上学的问题,第二是教育质量的问题。目前上不了学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但多数二三四线城市和贫困乡村的教育质量仍堪忧,好老师留不住,教学资源稀缺。“中国教育已经从'能上学'到了'上好学'这个问题了。”
高考变成拉大贫富学生之间差距的重要机制
汤敏曾在多个教育峰会上展示一张照片,河北省石家庄市贫困乡村学校的师生通过远程教学技术与人大附中的师生一起上课,这种方式被他认为是方便低成本、实用高效率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机会。除了中学教育,幼儿园阶段也已纳入汤敏的教育扶贫扶弱计划内,“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自己,能力和资金不够。”
高考是底层实现阶层流动的公平渠道?汤敏并不完全同意,相反,如果不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高考就变成拉大贫富学生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贫困学生高考反而更没希望,一层一层被筛选排除掉。过去几十年国家也花了很多钱,但硬件投得多,软件投得少,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创新方面更缺乏尝试和推动。
现在是培养螺丝钉型人才 非常缺乏创新教育
人才创新不足被诟病多年,高考指挥棒不改,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从小培养无从谈起。汤敏把“高考”看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流水线的产物,是为了培养螺丝钉型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创新人才,更别说能培养出敢于创业、懂得如何成功创业的学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呼啸而来,到时将是以创新为主的社会,各行业对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教育非常缺创新教育和思维训练,“从这种意义上,我们的教育要改革”。
中国教育需要引入竞争才会有改革
压力 中国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意识很浓,家长和国家投入都很大,GDP的4%都给了教育,超过财政支出的20%,汤敏认为整个教育投入已经相当高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钱没有用到点子上全浪费了,全用在应试教育上,用在硬件上,用在高大上的地方,给再多的钱都没用,反而把贫富悬殊拉得更大,把教育不公平拉得更大。钱永远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怎样用创新的模式来用这笔钱。
不仅教育,中国社会很多领域都在调整、都需要改革,教育改革牵涉到下一辈意识形态等问题,相对比较敏感。汤敏建议,把国外一些好东西引进来形成竞争和冲击,会让中国教育更有改革的
压力,“有了竞争,有了危机感,它才有改革的动力。需要更多合资办学,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现有教育问题
在汤敏眼中,不单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着山穷水尽的状态,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到现在已经快到尽头了,需要一场大的创新革命。“整个社会的变化从哪儿来?就是互联网革命,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解决目前所有问题。”互联网革命以后,未来整个社会
经济形态就是个性化生存、个性化消费。未来发展方向是私人定制,那时候不可能有大企业,很多都是几十个人的小企业。
彼时,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完全跟现在不一样,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有了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有可能把创新不够、教育不公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教育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人才的评价不是高考分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可以学到任何知识,企业招人会更注重能力而不是学历,对学校、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新挑战。“慕课是一场革命,未来它提供的课程根本就不是大学课,可能多数是从企业来的。”
国外把慕课发展方向引错了 应商业化
市场化
中国慕课该如何做?跟着国外一起做非盈利性机构?汤敏的答案是“不”。在他看来,应该首先用慕课解决中国最需要的--教育公平,把慕课用在农村贫困地区的上亿年轻人身上。
此外,
职业教育也是慕课需求很大的领域。现在大学生过剩,企业不是不需要人才,是找不着需要的人,因为培养不出来。如果用慕课的方式,找优秀企业里的人才给学生上课
培训,由企业提供大量实用前沿的课程,人才培养会更科学。汤敏坚信中国需要企业进教、社会进教,最后打造真正的中国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