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革,黄文革讲师,黄文革联系方式,黄文革培训师-【讲师网】
生命教练、企业管理、家庭管理及美育教育培训
45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文革:“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6-01-20 42364

“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到清朝末年各封建王朝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是分科取士,所以叫科举。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民族文化教育。在当代,科举制作为一种制度已不复存在,但其价值取向却左右着现代人的教育观念,“十年寒窗”换来“金榜题名”。因此,应试教育在一段时期成为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单一,国营以外的其它经济成分很不发达,劳动就业的指标十分有限,就业门路相当狭窄。青少年能够应付考试、能够升学就意味着能够就业。由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存在,农村青少年发奋读书挤“独木桥”,希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知识改变命运”。就干部制度而言,在干部的选择和使用上,一度出现“唯学历”的倾向,片面理解干部专业化就是学历化,忽视品德、才能、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因此很多人盲目追求学历,想方设法通过考试大关。由此,人们在观念上只重视智育,忽视思想、道德、意志、情操及劳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思维的开发,忽视社会实践锻炼,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教育评价方面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往往只看其升学率,评价一个学生优差也是看其考试分数。教育质量评估上的误区势必导致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把全部精力用在应付考试上。
  “应试教育”给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其弊端与危害相当严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试教育”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死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不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不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严重影响了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3.不利于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迫使大多数校长、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如何对付各种考试上,他们没有时间去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不能进行教改实验和总结教改经验,进而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4.不利于教育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试教育只是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关心学生升学率,结果使大部分未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很难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这份报告首次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知,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该委员会认为:“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的必经之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立足于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关系来考察教育内在的使命,需要从现代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角度来理解教育的目的,从而使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能真正溶于我们这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于是,“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原是生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点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现在,素质这一术语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认为它是在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禀赋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的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相对稳定而巩固的特性。
  人的素质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按素质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按素质发展层次则可分为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自然生理素质包括生理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适应能力等,是素质结构中的物质层面,促进这些素质发展,要求对其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包括知识才能品质、情绪与情感品质、意志性格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它是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主要是人脑)的特殊机能。心理素质的发展要求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等。它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本质的集中表现。促进这些素质的发展,要求对其施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其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强调个体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为自学、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进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基础。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仅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基础,更是人生的基础、做人的基础、精神的基础。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不仅限于课堂。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都要实施;倡导在教育中使每个形式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
  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精神,促进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发展性是指它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关心他们当下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更关心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不仅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强调完善自身;激活、唤醒人的心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外在于人的知识灌输到心灵中去,而是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这样的教育是为了给心灵寻找安顿之所、意义之乡,而不是用各种知识技能粗糙地塞满人心。
(三)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重转向教育学生做人、做文明人。
  2.加强教育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苦学到乐学、被动学到主动学。愉快教育。
  3.改革课程设置——由偏重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转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向多种类型的课程相结合。
  4.改革考试制度,实现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一是全面评价,二是使用多方面评价标准和多种评价方法。最终目标是以评价促发展。
  5.提高校长、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且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许多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过是在原来的模式上增加了特长教育而已,在学生沉重的书包上又加上了沉重的手风琴、电子琴、画笔画夹。有的地方,学校开始减轻学生负担,可家长不同意。素质教育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但在许多时候它确成为增添负担的旗号。所谓打着红旗反红旗。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需要各级党政干部端正教育思想,对教育转轨进行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泉州站 q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