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与学渣之间在课堂上的四次PK
【新入学的初一、高一新生在刚入学的这段时间非常非常关键,学习上非要注意这些内容不可,做好了变成学霸,做不好就成学渣。以下内容,是朱根平老师整理而成的共各位老师、家长和初一、高一学生参考借鉴,希望有所帮助。】
上课前的三个准备:情绪上的准备,预习的准备,回忆的准备。
先说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其实是一种自学能力。有人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的确是这样。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那就要靠自学来获取知识。如果在中小学时代,能够通过预习,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就能为将来到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走向社会的学习带来很大好处。
后说预习的好处:预习一般是“单兵作战”,能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预习中发现问题,找出疑难点,带着这些疑难点去听课,能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经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课前预习就等于先学习了一遍,有利于加强记忆。预习中要有侧重点,主要了解课文的一般内容,找出疑难点,并标上记号,听课时就有了针对性。
再说预习的方法:
第一步:眼睛扫描课文全景,掌握背景知识。
第二步:动动手,圈点勾画。
预习时,应该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层次、划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没有读进去,要再读几遍。“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划”、“批”、“写”这是阅读的“犁铧”。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
第三步:动动脑,问一问。
在读完书后,能够回答问题的人,一般在阅读前和阅读时就能够提出各种问题。这是获得高度理解的令人惊奇和有价值的技能。如果脑子里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你的眼睛只是略过段落中所有的字句却不会认识到就是这些字句包含了各种答案。没有提问题,也就不会有答案。在阅读和钻研课本内容的时候,如何预先提出问题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办法是将每一个标题都变成问题。
第四步:合上书,想一想
预习后,自己关上课本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这个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这样检查,可以看出自己预习的效果怎样,以便进行调整、改进。
第二种预习 学会回忆巩固
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课堂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通过回忆,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来,就找出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和新课内容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学霸与学渣之间的第一次课堂PK
学渣:这些准备的事情不做或者很少做,或者做了也是应付差事,茫茫然不知所措。
学渣的晋级之路:认真的把上述内容一步一步做好,接着。再重复做,再重复做,一个疗程一学期,一年两个疗程,然后……就成学霸了。
课堂是学习的黄金时间——答疑、解惑、传道的第一阵地,教师以课本为基础,讲解的内容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超过了教材本身,听好了,事半功倍。
你注意到没有:每节课开始时,老师总要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将上堂课讲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强调一下。当然方法比较灵活,有时是教师自述,有时用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讲课的重点。这时,学生应该格外注意听,从中找出自己上堂课学习中的漏洞并及时补上。
你要提高警惕:课堂上尤其是老师多次提及、反复强调的就是重点或是难点;老师说刻意(比如突然提高声音,或是敲桌子、黑板等)提醒要注意的,那就意味这是个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些是需要你认真去听的。有人会提高嗓子或将语调降低;也有人会说:“要记得的一件事就是?”或者用其它的词语来表示他对这点的重视;还有人可能将主要项目和概念用稍微不同的字眼重说一遍;有些人说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会稍停一下,或者讲得比较慢些。只要逢到教师用“一、二、三”的方式列举点数的时候,你就可以相信这就是要点。当然,你留心了,就清楚每个老师的区别了,也很容易抓住重点了。
听课要有所侧重去听,听重点,听难点,听自己不会的,听扩充的知识,听你认为有用的东西。只有这样你听课才能有收获。
你要切切记住: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启发学生,学生就要开动脑筋思维。比如,老师讲概念、定义等,都要通过许多具体的例子去分析、讲解。任何结论的提出都有依据,都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记结论,死背板书,首要的是听老师怎样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弄懂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每个例题或具体例子的含义,从这些具体的例子中理解那些难懂的、抽象的概念。
举例来说:什么是理解?“理解”就是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考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是上课最基本任务之一。上课时遇到新的概念,首先要弄清它的①内涵和外延,它是②怎样提出来的;其次,要了解这一概念的③表述方法;再次弄清④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搞清这一概念的应用⑤范围和条件限制。学习概念时,有时还要⑥从反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它的理解。比如学习物理电学部分时,有一条基本规律:“串联电阻中的电流相等。”自己可以反过来问问:“电流相等的一般条件是什么?”这样反正结合,就会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学渣与学霸的第二次课堂PK
学渣:这些家伙几乎就是“死记型”,他们的特点是跳过自己认识事物应当经历的艰苦的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人家得出的现成结论。他们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状态,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听课方法,当然是无法获得’真知”的,更别说有什么“灼见”了。
学渣的晋级之路:按照上述药方按时服药……每节课一次,也可以加大剂量,然后……就成学霸了!
你一定要知道:一堂课45分钟,从开始到下课是以时间为轴,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运用都有逻辑顺序,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师讲课时,你要不断地反问自己:“指的是什么?”“这件事的整个意义是什么?”“所讲的含义是什么?”“这件事与那件事怎样互相配合?”“总结起来,又表示什么?”老师就是这样在反复地把一些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以及描述、表达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思维,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学会听课的同时还要学会记笔记。“记笔记”——最为重要的是用“关键词”去记录,这样最简明最清爽,工作量小,效果最佳。作业或考试之前根据关键词去“回忆”(旧的),再“联系”(相关的),再“梳理”(思路、脉络、逻辑顺序)再“归纳”(形成知识丛)
关于笔记,文科的内容可以边听边记(比如语文、英语、思品、历史);理科的内容(比如数学,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先听懂比先记笔记来得更重要,更注重课堂理解。
学渣与学霸的第三次PK
学渣:做小动作、玩东西、说话、传纸条、和好朋友挤眉弄眼;或者是失眠、疲劳、饥饿、杂七杂八的事情牵肠挂肚的;或者不过脑子的听课,左耳进右耳出的……就会把老师讲的一些知识漏掉,时间长了,前后的知识不连贯、不完整、不系统,考试时必然会漏洞百出。
学渣的晋级之路:要变成学霸,就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全神贯注地听讲,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中午和课间不做剧烈运动,午睡时间不睡太长。午睡后留点活动时间,洗洗脸,聊聊天,散散步,到上课就精神了。然后,……就变成学霸了。
每节课最后的“几分钟小结”也是讲课的重点哦,不容小视。因为,这时老师要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画龙点睛地小结出来。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虽然仅仅是几分钟,但却非常重要凝聚着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而这些地方往往不被一些学生重视。
学渣与学霸的第四次PK
学渣:老师讲开场白时,心还没从操场上收回来,讲结束时,又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铃声一响,立即冲向操场,占领娱乐领地。这样,两头的精华都没有听见,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
学渣的晋级之路:收心,既来之则安之,我在故我学,我学就进步,然后……就变成学霸了。
写给刚升入初一、高一的新生们
朱根平·
阳光盛大超级学习力训练营·
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