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试卷讲评的归宿点
考后“教师家长孩子三位一体联动”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之一 教师篇
朱根平
(声明:本文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朱根平
在小学、初中、高中,只要是学校,那么,学校里考试是最寻常的事情,无数次的考试,无数次的试卷讲评,无数次的学生反省,终于,在今天,我想就各种考试说点什么了,但愿是对自己或者是对教师能有点启迪吧……
一、分析考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学科知识建构
1、基础知识考查:分析学生的概念解读
基础知识考查了什么内容?
基础知识得分状况如何?
为什么是这样?要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造成的,最好把自己的分析意见放到学生中再调查验证一下准确性,避免自说自话。
2、教材知识点的考察:分析学生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1)对教材的相关知识掌握如何,如果学生能背出来或者说出来但是题目不会做那就是未能把握其规律性,尚未真正的弄懂有关知识的内涵,应该怎么办?
(2)教材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学生考得如何?分两步进行,第一分析试卷题目的知识点本身。题目的区分度和梯度。第二要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是流于表面的还是深刻的,是孤立掌握的还是贯穿一致了,联系状况如何也就是学生联系的广度怎么样?
3、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地理学科中,地理图表是地理的“核心语言”。纵观考生答卷不难发现,运用图表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多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些方面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都存在什么问题?比如:
(1)图形会不会判读,如果判读很好的学生是怎么判读的,学生如果不能判读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阻碍了进一步判断?
(2)语言表述是不是规范,如果不规范的话,他都是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的,为什么这样使用?如何纠正?
(3)审题是不是很清晰?如果不清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进一步分析。
(4)地理学科,最容易考察“图图转换”、“文图转换”或者“图文转换”问题,这些方面,孩子是不是能建立很好的联系并灵活识别或使用?
二、分析学生基本素质情况: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1、学生答题的规范性问题:分析学生的习惯养成问题
(1)审题能力。有的学生审题周全、严密;也有学生在审题方面有很多的缺漏,比如:有的学生对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就难以看清题目的全貌;有的学生难以提炼出题目的有效信息,找不到关键点;有的学生找不到潜在的已知信息;有的学生读题一带而过,匆忙下手等等,这些都是习惯养成的问题,教师要拿出有效的训练对策。
(2)表达能力。主要针对有些学生表达不规范,有些表达不科学,有些表达不全面,有些是是词不达意等等,这些现象需要分别对待,因材施教。
(3)解决问题能力。考试方面往往是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等等,很多孩子对生活不留心、熟视无睹,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知识”局限于书本的条条框框,考试内容越一步他就无所适从。对这些孩子要启迪、引导激发兴趣,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训练。
2、班级(年级)学生分数分布状况:分析学生对待学科的态度问题
(1)年级学生整体情况,班别情况,班级内部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既找出教师的教学问题同时也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2)最典型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临时抱佛脚强背、强记;边看书边做题,或者边做题边翻书;捉着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或读图等的习惯;或者只重视做习题,而忽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不重视预习、不重视听讲、不重视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解决。
三、分析教师自身情况:加强学科知识修炼
(1)勤于钻研,不断升级自己的专业知识。研读大纲、教材教法,研读相关学科知识,敏感相关资讯等,不断吸收整合,逐渐做到本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高屋建瓴。
(2)勤于交流,勤于分享,勤于教研,勤于向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学习,取长补短,成长自己的专业知识。
(3)跨涉不同学科,学会借鉴、吸收、整合运用,生长出自己的专业知识特色。
(4)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加强自己的特点设计,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分析教师自身情况:加强人文素养修炼
(1)不断学习、更新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以及人文特质、个性成长特质,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不断学习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并能融合于自己的教学中,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先进分子,精研自己能做的到的那些榜样特质,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3)不断认知自己,成长自己,学会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并能运用积极情绪的力量
(4)升级自己的人格力量,主要指态度修养、习惯优化、性格升华。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视野和胸怀,修炼自己的气度,做一个无愧于自己的教师。
朱根平说:方向对了,过程对了,努力付出了,结果一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