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鹏,刘华鹏讲师,刘华鹏联系方式,刘华鹏培训师-【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华鹏:99%的人看不懂的互联网烧钱玩法
2016-01-20 10902

创业成功有四要素:团队、方向、资源与资本。成功的创业者基本拥有前两项,然后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行推进,走的是积累式+厚积薄发式的发展路径。当竞争对手处于同样条件下时,竞争态势会相对均衡。但是一旦有资源与资本介入,整个竞争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快的和滴滴补贴大战为例,两个公司同一时间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资本参与游戏的时候按部就班晃晃悠悠的进行市场推广,司机不多用户也有限,当资本进入后司机与用户规模都获得了迅猛发展,短时间获得了规模性发展,让一个五年才能做大的事两年就做大了,此其一。

其二,若滴滴与快的只有一家获得融资并对司机和用户进行补贴,可以预见的是打车市场将一家独大,这也是两家公司一年内烧掉几十亿一天最多烧掉4000万也要硬碰硬补贴的原因所在,结果是其他打车软件全部死亡的结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回过头来,更为简单的总结就是:一件创业的事如果依靠常规路径发展完成一个重大里程碑需要2年时间花掉1000万,但是当拥有更多的资金后,一年时间花费1500万就可以实现,那么资本的逻辑是——毫不犹豫的扔出1500万用1年时间来实现。因为发展速度意味着规模优势与估值空间,一年的先发优势就是坚实的护城河,或者说一年的落后状态将彻底从竞争游戏中出局。对资本而言,多付出0.5倍的成本减少一半的时间成本,赢得的可能是项目估值成倍的增长,这笔赤裸裸的现实收益是很好算的。

反过来说创业者,当你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导师时,最好尽快融资,因为暂时的先发优势不是长久优势,尤其当模式可复制并且不具备技术壁垒的创业时,后起的竞争对手也许通过资本的力量很快实现弯道超车。当同一个领域存在多个竞争对手之时,如果你不是第一,你没有对手钱多,结果往往是悲催的。尤其当竞争对手用钱来补贴你们共同的商家和用户之时,你还幻想着用那微不足道的差异化特色或自我幻想的创新式营销方式打败竞争对手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资本纬度的打击就是高维对低维碾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最为形象的反例是Uber,它是打车行业的鼻祖,也进入了中国,产品和服务堪称一流,口碑在用户中也极佳,在外企如华普遍水土不服的情况下它能赢得这般声誉十分难得。可是面对滴滴快的的高压竞争,Uber同样要补贴用户,发展用户,因为不补贴的结果是那么的显而易见。而这种残酷的现实跟产品与服务甚至口碑的好坏无关,仅仅只是关乎利益和好处,只有站在大多数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赢得大多数用户,要不也是枉然。

说白了,对于一个多边交易平台而言,当各游戏参与者的产品和服务所满足的用户核心需求,没有显著差异的时候,同样类型的服务肯定是用户获取成本更低的用户规模更大,商家收益更多的平台商家数量更多,兼具这两种特性一个多边交易平台才能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淘宝与Ebay的竞争,淘宝与拍拍的竞争都说明了这一点。Uber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的先见之明就是快速适应了中国国情,跟滴滴快的一样采用了类似的补贴策略,并且在产品与服务上做到了独树一帜。

创业成功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通过建立垄断优势获得市场定价权,但是要做到却十分之难。所以当一个市场领先的创业公司通过产品、服务、广告、推广,甚至资本推动的价格战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依旧无法击败竞争对手享受市场垄断权的时候,就会进入Paypal黑帮教父彼得.蒂尔所建言的结局:“这时候最好的获得市场垄断权的方式就是老大与老二进行合并。”所以我们相继目睹了滴滴与快的,58与赶集,携程与艺龙的并购。这也是资本烧钱大战无果之后双方的最优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推手还是资本。

其实,互联网的烧钱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干死对手,获得市场垄断权与定价权。当你与竞争对手其他条件大同小异的时候,当你同时具备资本力量并用其去讨好你的商家或用户的时候,你可能就拥有了颠覆性的杀伤力,与此同时你的用户数,市场规模与估值将大幅增长,从而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高维对低维的降维攻击,这种碾压式的破坏力足以让再强悍的竞争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创业者们还是得重视资本的力量,也得看清楚资本力量背后的逻辑。

再看下一篇:Uber怎样干掉滴滴

合并后的滴滴快的并非高枕无忧,Uber就在卧榻之畔。

“野蛮人”Uber城府颇深。作为中国市场的后来者,Uber经营高端专车的半年看似水土不服,实则未雨绸缪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直到去年8月,人民优步甫一上线即迅速进入9个城市。人民优步和美国的UberX以及欧洲的UberPop一样,一度被行业玩家解读为“以拼车之名,行低价专车之实”,巧妙规避了政策风险。

这还不算完,今年二季度Uber打出一手好牌。提高补贴力度,车主一周完成70单补贴7000元(优惠政策每周都在调整),加之宽松的车主认证,让Uber的车源得到迅猛扩张。3—5分钟的应答速度,低于出租车50%的价格,让人民优步的用户群暴涨。截至2015年4月,人民优步的日单量达到30万左右。融资和估值层面,Uber最新一笔融资为12亿美元,正在谋划新一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500亿美金。不容忽视的是,Uber在中国接受了百度的战略投资。

人民优步让专车价格一度探底,搅乱了滴滴快的的节奏。情急之下,4月2日一号快车上线,5月13日滴滴快车上线。低价专车并不在滴滴快的预料之中。更何况,滴滴专车和快车无异于左右手互搏。但是对手发难,只能接招。滴滴顺风车甫一上线,就在司机端打出双倍补贴(但最高25元)。

但从长远来看,在Uber强大的技术面前,滴滴快的无疑被甩出几条街。

在不同城市打开Uber,页面和服务都不重样。比如,杭州独有的Uber小优,是一辆两座电动车。更有趣的是,Uber英雄专车居然是Uber杭州处罚刷单司机的办法。试想一下,一个服务支撑体系能够及时满足多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团队的需求,而且按分钟计算需求变化,这样的承载能力恐怕在全世界也没有几家。

区别于滴滴快的“广播+抢单”模式,Uber只为乘客指派司机,规避了抢单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司机拒接短途订单等问题。更重要的是,Uber的动态系统可依托数据和算法,将区域的供求关系即时换算成价格杠杆,触发市场的自动调节能力。

看似简单的价格杠杆,其中大有深意。“当其他公共交通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Uber就有了溢价空间,利润自然沉淀下来,这是最符合经济逻辑的。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太厉害了,根本没法竞争。”在原爱拼车创始人杨洋看来,除了政府层面,市场已经无法阻止这头发疯的怪兽。

怪兽带给市场的惊奇远未止步。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似乎没有哪一家企业像Uber一样,一边收获用户的赞扬和拥护,一边遭到多国政府及传统势力的禁止和抵制。可以说,Uber在多国政府的围剿中长大。

在韩国被禁后,Uber嘲笑“首尔市政府还生活在过去”;在美国堪萨斯城受到监管后,Uber谴责当地政府“反科技”;在荷兰法院判决禁止Uber的拼车服务后,Uber回应将继续提供服务。但是就在5月中旬,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克拉尼克低调到访中国,并对中国政府释放善意。中国市场对于桀骜不驯的Uber的重要性,不难想见。

滴滴快的合并,让我们相信“传闻往往是真的”。如今历史重演,传闻再起:滴滴快的将战略入股Uber,并接手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在滴滴顺风车发布会上,柳青并未直接回应传闻,而是称“我们先好好发展,然后看机会。如果要寻求合作,也要看对方能带给我们什么。”此前柳青曾公开表示,从订单总额上看,滴滴快的已经远超Uber,“我们的体量从全球来看是它的5—6倍,在中国是它的30倍。”

未来的拼车市场,也许是Uber和滴滴快的双雄格局,也许Uber在中国死于政策和执法,但是对于小玩家而言,所能期盼的最好结局不过是“721”格局,两大巨头分食九成市场,小玩家们共享最后一成。作为颠覆者和规则的破坏者,Uber无疑是这场拼车大战中最大的变数。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泉州站 q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