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也取决于建立在国际政治
经济格局的演变和调整。冷战后,国际政治
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南北差距愈来愈大。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态势继续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1]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家安全形势上看,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要工作做得好,那将是机遇大于挑战;否则,则将是相反。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机遇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冷战结束后一段时期国际
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所改变,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牵制霸权的因素不断增长。大国之间既相互牵制和竞争,又相互协调、彼此借重和务实合作。一些发展中大国加速兴起,区域集团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分工体系深刻变动,全球和区域
经济合作生机勃勃,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逐步加深。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不断增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各国更加重视通过国际协调合作和多边机制解决发展和安全问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维护和加强。现在看来,世界大战和大国全面对抗在较长时期内可以避免。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妥善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务实合作继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不断推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全面交往深入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格局逐步形成。
2、从国内形势看,政治
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
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局面得到巩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改善和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形势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争夺
战略资源、
战略要地和
战略主导权的斗争加剧。国际政治、
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和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局部战乱时起时伏,一些地区热点短期内难以消解。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
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扩展,世界
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能源资源、
金融、信息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依然猖獗,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问题危害越来越大。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1、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苏联解体后,美国便凭借其强大的军事、
经济、科技实力在世界各地为所欲为。90年代以来,从海湾战争、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干预,到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从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到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都充分证明了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美国的单极目标将加剧欧亚大陆乃至全球安全危机。国际舞台上, 以俄罗斯、中国、 日本、欧洲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等为主的主张多极化的力量均势正在形成,一些地区大国也在
为维护其大国利益而不断增加军费开支,他们与单极势力的较量以及由此而来的军事、政治冲突可能带来全球新一轮军备竞赛。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 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一些发达国家加大军事投入,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防扩散机制面临重大挑战。少数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有新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改善。这是影响和决定全球和平与安全格局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