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
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猛击一掌,中国制造终于开始真正转型:跨越低成本的优势,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链转化。其结果就是“新国货”
所谓国货,即中国自己制造的工业品,与之对应的是漂洋过海而来的“洋货”。直到今天,“国货”两字仍然被赋予洋溢的民族情感和期望。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
市场曾经历一轮前所未有的外来商品冲击。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轮冲击中的很多产品就在中国
生产,品牌所有者将中国作为
生产地和
销售地,凭借品牌和知识产权获得利润。
加工贸易的模式虽然使“中国货”成为一个全球标签,但它一度也代表了价格便宜、仿冒风气、质量欠佳。
“2008年的
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业猛击一掌。”中国国际
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口红利等支撑了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开始消失。
此时,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尝试自有品牌以及服务和营销体系建设,进而向海外输出更具核心技术、更具价值、更高端的新中国货。
时到今日,“ 一带一路 对中国制造、对新国货来说,是最好的历史机遇。”魏建国认为。
手机、冰箱、电脑等一系列新国货的诞生,亦是一个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标志。“只有完成走向 新国货 的蜕变,中国制造企业才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