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创业者面临着痛苦的淘汰升级,其实投资人的日子一样不好过,他们一样也在加速更新升级,有人说,这一轮寒冬会冻死不少投资人,前几年的创业热催生了大量不合格的创业者,其实不合格的投资人更多,不是曾经有个笑话说过吗?北京大街上掉下一块砖砸死的投资人比创业者还多。
一、如何知道投资人是真牛逼
之前坤鹏论也曾经介绍过不少关于投资人的糗事和烂事 ,例如伙同创业者骗钱;顶着投资人的帽子到处骗吃骗喝骗钱;甚至骗色玩弄女性;色诱创业者骗取BP和商业机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等。
其实投资人牛不牛,根本不需要听他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也不要看他投了多少创业项目,关键在于他投资的项目有多少已经成功退出了,用这个指标看,你会发现,相当相当多的著名投资人,其实还都是纸面回报和纸面价值。
二、扒一扒某些投资人的成名之路
近些年,一些小基金的投资人利用自媒体的发达不断PR自己,不成想效果还真不错,吸引了创业者,更吸引了金主LP,接着大基金的投资人也跟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投资圈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个个网红般的投资人跃然而起。
坤鹏论在这里插点题外话,想要出名,没有什么比经常到各种大会上发发言,写写文章更有效果,当然,发言一定要言之有物,写文章要有独到观点,思想的传播绝对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布道,当年春秋时期那么多子,全因为人家有思想。
而不少投资人的路数完全是Copy来的,首先要确定一个自己的投资逻辑,其实无非是我是谁、投什么、投给谁,如果再高大上些,可以做个未来预测一下,这也就是所谓的“VC三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投什么,我们怎么投。”
我们是谁,如果所在基金很牛逼,可以讲讲基金之前的投资案例,不是自己参与的可以模糊说,自己只要沾上一点边,完全可以大力地说成是自己的。
如果自己之前有过比较好的求学经历、创业经历,完全可以大书特书一下。这些其实都算是给吃瓜群众当头一棒,给人们一个你希望的个人素描,让他们在内心中让你和牛逼划上等号,肃然起敬!
在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我们投什么,这块就是投资人常说的赛道了,需要下功夫研究一下,其实每个赛道都已经有非常详实、繁多的素材,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只要拿过来整理一下,换成自己的话就成。
投给谁,这个最简单,一是创始人,二是创业团队,只要表明自己最看重人,把最优秀企业家的素质往上套肯定没错。
怎么样,投资逻辑就出来了吧!想再加点料的话,未来预测必不可少,但这个最不用有心理负担,谁也不会在10年20年后记得你曾经预测过什么,但只要你预测准了一点,之后完全可以算做贴金上光环的精彩之笔。
在投资逻辑出来后,还要好好润色一下,一是内容上要再多参考些国外的资讯,还有国外经典图书中的内容,请相信即使你全面抄袭了某本书的理论,也没关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家看到的更多是碎片化信息,能够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少之又少。二是你还要将语言好好组织一下,多上些语录式文字、惊悚式的文字,这样方便人们在传播时用它们来做标题。
好了,你的准备工作大部分做好了,接下来就像春秋的子们那样,开始到处游走宣讲布道,著书立说吧!
只要你够勤奋,坤鹏论保证你会在三个月内大名鼎鼎!
还记得徐小平,徐老师的名言吗?
“如果我只剩一美元可以用来做marketing,我就会花在PR上。”
当然,坤鹏论在这里郑重重申,以上只是某些投资人的套路,绝对没有打击一大片的意思,请不要对号入座。
三、投资是需要修炼的
尽管投资无定式,并且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有人说它更像是赌博,但坤鹏论依然认为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修炼的职业,我们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天才一说,但在投资这个领域,天才实在太少了。
投资人要想提升自己的命中率,不仅要有伯乐的识人术,还要有独特的视角与眼界,同时广阔的人脉必不可缺,还要有超强的企业管理能力与洞察力,这些哪一样不是经年积累才能获得的?
所以,坤鹏论认为,顶级的投资人必须要有10年之功,合格的投资人必须要有5年之历,偶然撞大运投资一两个成功项目说明不了问题。
如果你认真研读各类投资人的讲话,就会发现,真知灼见往往来自于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10以上的顶级投资人,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的往往是近几年刚刚进入的新手们。
四、寒冬了,投资人开始抱团拼项目了
人类不管如何牛逼和猖狂,永远无法逃出规律大神的掌心,水满则溢,盛极必衰、乐极生悲都是铁一般的规律,从古至今,从来如此,所以20万投资人大军也算是水满了,就像资本寒冬其实是对不良创业项目的自然淘汰和筛选一样,同时也在让那些披着投资人外衣的假冒伪劣货的清洗。
坤鹏论认为,从过去到现在,国内的投资人绝大多数不得不成为了全才和通才,因为投机现象严重,所以大家通吃各个行业各个类型的创业项目,大面积地呈现机会型打法。喜欢独投和领投。
只要你专注一点点就有机会上升到“产业投资人”和“产业基金”的高度。
但是,资本寒冬下,商业模式型的创业已经被创无可创,大家开始向更深层次延伸,技术创新、科技创业成为了现在的新方向。但,人毕竟还是人,不是神,如果想投出好项目,必须要关注,必须要扎到领域最深处,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了解只能让自己成为被别人骗来骗去的傻子投资人。
因此,专业化、差异化、分工化正在成为投资界的新旋律,主旋律。
而且,分工明确,可能不光发生在所投方向上,还会在阶段上、主动和被动方式上、增值服务、退出方式等各方面。曾经有投资人这样透露过,之前别看大家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往往是同行相斥,喜欢吃独食,而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恶性竞争,许多不该拿到钱的项目,拿到钱了,市场被搞坏了。”
当然,这个局面在美国的80年代也曾发生过,据说,当年随便一个硬盘创业项目就能找到一个VC去投它,所以美国几乎一夜之间有几十家上百家硬盘创业企业。然后这帮美国VC们认识到此路不行,于是尝试合作,合投项目。特别是天使轮项目很多都是几个基金一起“拼”一个,每个基金掏一点钱,其实也是在降低风险。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前许多基金,特别是大的美元基金、券商基金以及其他本土人民币基金,都很喜欢投Pre-IPO和成长项目,因为这个最稳,基本可以保赚不赔。但随着IPO越来越难,甚至不少创业项目主动不去IPO,再加上更强大的资本更多进入,除了像阿里和腾讯这样的怪兽,还有不少带有国家资本的基金,就像滴滴的投资中就有北汽集团、中信产业基金、中投公司、中金甲子、上海国资委旗下的赛领资本、招商银行、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等,收购优步中国之后,广汽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信证券、海航集团、中国邮政等国有资本。所以,更多基金开始朝前走,那样才能有充分的把控力。清流资本王梦秋曾这样说:
“现在天使轮项目也不便宜,因为创新的领域会集中在消费、数据这些方面,其实人家出来融天使轮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东西了,不只是一个概念在支撑,所以不会太便宜。而且有些项目其实就应该引入更多的资源,大家一起想办法把这个事做大,所以大家也都倾于‘拼’在一起投资。我们接下来也希望更多地和其他基金合投,尤其在当下好的项目为数不多的情况下。”
坤鹏论认为,从现在开始,国内大部分基金和投资人会像某位投资人所说的那样:
“有共同利益、共同喜好、相处愉快的基金,可能会一起合作,扎堆,抱团,合投。每一轮合作,相互支持,有默契!如此,自然会逐步形成一些VC圈子。 我们这一行,必须成为圈内人,这在业内非常重要。圈子其实很小,比如著名的真格基金,前几天,他们邀约大家去看项目,去了之后你发现熟人很多,为什么呢?一是因为真格基金面子大,二是因为圈子其实并不大。”
版权信息:江礼坤,的一个在互联网行业游走了十几年的老兵,擅长互联网营销,目前专注互联网创新模式及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与转型,欢迎各种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礼坤的博客或关注公众微信:坤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