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高考中考,是比较严格的选拔招生考试,是相对很严谨的规则游戏,是戴着镣铐跳舞。高考中考决策者、执行者、命题者、阅卷者、参与者、报考者、录取者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高考中考规则。基于此,我特别提出体制内应对高考中考的新办法:直接从高考中考体制现行规则出发,倒逼、直击高考中考目标,取得预期效果,达到奋斗目标。
我认为,备战高考、中考,应该始终坚持理性,合理引导激情!任何激情,都必须规则地运行在理性的轨道框架内,向预定目标前进。
理性是什么?就是相信并且探索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运动背后隐藏着的普适规律---外在现象背后有更“实在”的本质和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解释这些运动和变化。理性区分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的是本质和规律。理性是在社会道德、公共秩序、文化教育的熏陶中慢慢形成的,也是聪明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大,理性成份越多,人越成熟稳重。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和提升,以达到把握感性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是人们对事物的主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本文的理性,就是要求理智,不要盲目冲动,即在行动上的理智举动。
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1、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理性认识。
2、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所以,理性的备考,是考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需要从理智上控制自己的行为。理智是聪明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理智的备考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时间,规划利用好每一分钟。如果不理智,只凭激情,只能做些表面文章,或者白做无用功,效果适得其反。
备战中考高考,我认为应该更加主动地引导和有效利用激情,不能膨胀激情损害目标。
激情就是情绪的激动和表现,甚至是激烈的行动。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事实也是这样。
在普通人看来,科学需要理性,而激情与艺术相关。那么,激情与理性究竟有何关联?
激情与理性,是一对见面就打架、却又片刻不能分离的亲兄弟。谁能让它俩和睦相处、相辅相成,谁就是个高手。当激情和理性打架的时侯,有谁能判断它们的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呢?恐怕谁也一时难下定论。合理激情有其激情的好处,理性有理性的优点;反之,激情也有激情的短处,理性也有理性的缺憾。没有了激情,生命就少了活力,生活就缺了色彩;年轻人就会未老先衰,缺少了创造精神、开拓勇气;老年人就会萎靡不振,甚至未老先衰,混天度日,生死无异;而没有了理性呢?激情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泛滥的洪水、失控的凶兽,将真的、美的、善的东西一同毁灭;那时,生命就没了节奏,生活就失了秩序,世界将是一片混乱。
最佳状态当然是激情和理性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青年学生有激情,敢闯敢做,这是一方面的优势;但是,激情如果没有理性作支撑,就容易变为盲目与狂热,就会胆大妄为做出傻事;理性越来越多,人也就成长成熟了。如果过于理性,未老先衰,年轻人也就不成其为年轻人了。所以,在两者之间把握一个平衡,一个合理度,这才是最重要的。特别要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高度,没有理性的思考,高考中考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高考中考备考复习,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善于借力,迎难而上;又要实事求是,顺应规律,讲究方法。换言之,就是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性。
复习备考需要激情,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但也更需要用理性来平衡和降温。适当的激情,是激发活力的需要。但是,盲目激情,胡乱煽情,结果必然背离初衷,让师生心浮气躁,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让理性驾驭激情,是备考复习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
除了要有激情,还需要有足够的理性。一些同学虽有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但缺乏科学精神和态度,缺乏足够的理性,如有的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有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就事论事、方法简单,有的草率冲动、顾此失彼。理性的不足,轻则造成效率低下,事倍功半;严重的则有可能误入歧途,给自己和学校、同学带来重大损失。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在形势好发展顺的时候如此,在形势不好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学习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而不至于忽冷忽热,随心所欲。当前,复习备考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和冷静,做到谨慎务实,稳打稳扎,避免盲目冲动,操之过急。激情喧哗、浮躁不安的校园,不可能走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激情飞扬、骚动不安的学生,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
激情和理性,应当而且必须相互结合、有机统一。有激情而缺乏理性,难免会陷入狂热,迷失方向,从而给学业带来损失;理性有余而激情不足,则难免会谨小慎微,同样会贻误时机,影响进步。作为一名备考的学生和老师,必须既充满激情-----表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又不失理性。这就需要每个同学和老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增强备考复习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必胜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要牢固树立理想意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顺应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妥善处理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进各科学业平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素质良好、成绩优异。
备战高考、中考,枯燥乏味,同时消耗体力和脑力,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滴水不漏的严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理性在支撑。要坚持下去的确需要超常的勇气和毅力。同时,枯燥乏味的备考也需要激情的支撑。激情是必要的,理性更是必须的!只有将理性和激情加以融合,才能开创更加广阔的未来。
只有理性没有激情的人,是冷酷僵化的人。而没有激情,理性因为无奇,终将归于平淡,直至不了了之。没有理性,激情难以持续,终将很快消亡;只有激情没有理性的人,是浅薄和幼稚的疯子。 激情过多过滥,容易情绪化,这是高考中考之大忌。很多考生在考场撕扯揉试卷、甩文具、对抗监考老师,无不是所谓激情酿造的苦果。
这又充分说明了,与激情相比, 理性更是非常重要, 更为珍贵。缺乏理性的激情和缺乏激情的理性都是可怕的。理想的答案是,要使这种激情与理性保持平衡,让理性为激情把握方向,用激情来激励理性生发,使整个备考过程既充满昂扬的激情,又能始终前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并控制好发展的节奏。
备战中考高考,应更加自觉地培育并始终保持高度理性。 一个学校的崛起既需要软硬件物质能量的积累,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理性水平的提升。当前面临着极为复杂繁重的备考任务与压力山大的竞争形势,有效应对这种形势和局面,仅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理性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要真正改变对备考的看法或者认识,其根本途径在于塑造和改变自身的性格,提升自身境界。
备战高考、中考,激情励志与方法指导,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励志诚可贵,方法更重要。如果没有正确实用的方法做支撑,励志激情就象叫人们在沙漠中用风沙建造宝塔,哪怕说得天花乱坠,哪怕说得比唱的好听,也是不靠谱的,没有正面作用的,甚至会加大学生压力和心理负担。提供好方法,有志者自然就积极行动了,根本不用那些空洞苍白的励志说教,反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激情演讲几个小时,十分钟热情澎湃之后,除了更焦虑迷茫,依然不知所措,涛声依旧。其结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请您事后冷静回顾和思考一下,看是不是这样?
包括心理教育,也一样。单纯的励志和心理疏导教育,仅有的一点作用,就是解决“标”的皮毛问题,是按下葫芦,完全治不了本。因此,随时可能浮起瓢,随时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问题,让人头疼之后又心疼。
相反,通过正确复习方法考试技巧的正面引导,解除了学生学习的根本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并且着手去做,这才是根本的王道。好方法直接地、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的症结,直接化解了学习与考试的压力和焦虑。解决了根源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主讲高考中考报告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我的两小时报告中也有十分钟心理问题解决实用方法。因为这也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的取得。
单纯的高考中考励志报告会,只是现场给同学们打了一通鸡血、加了一点97#柴油、注射一顿兴奋剂。当时让师生激动的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过后回顾,除了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还是无从着手,茫然不知所措,想动却又动不了,而且对高品质有实效的高考中考报告会麻木与漠视,百害无一利。那些既不治标更治不了本的高考中考报告会,打着免费的旗号(其实确实不值一文钱,当然不是我故意贬低他们。事后回顾反思一下,您看看是不是这样?),兜售劣质产品,给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损失要大很多。还是那个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其实质是最贵的。
我曾经在好几个学校的教师培训报告大会上公开讲,现代脑科学表明,人类的大脑资源,分为情绪与思维(理性)两大部分,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愤怒暴躁的脾气(情绪)或者喜乐情绪达到顶点的时候,其思维理性就会降低到冰点,也就是丧失理智,做出傻事。因此,有“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出决定”的说法。对于考生和老师,学会适当控制、合理调节情绪比激情励志更重要。也是我写作本文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坚持认为,备战高考、中考,必须理性引领,方法引导。对于已经是疲惫不堪、高度紧张焦虑的考生再去激情,再去励志,无异于雪上加霜,饮鸩止渴!甚至把已经疲惫焦虑到极限的考生逼上绝路,或者直接造成师生对抗,造成悲剧。所以我还特别讲到备战高考中考五字真言,其中之一字为“静”,我特别送给听讲学生并且详细解说。所以,还是要科学的、理性的、沉着地备考为好,冷静地而不是激情的应试,才是正确做法。所以,我讲高考、中考报告会,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掌声送给学校领导和老师,随后要集中精力注意听报告,用听到、领会的方法技巧提高高考中考成绩,并且以好成绩回报学校和父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学生才有听报告的宝贵机会(机会比努力拼搏重要,但是好机会不常有);所以应该把掌声送给学校领导和老师;我不是演员歌手或者什么专家,不需要掌声鼓励。高考中考功劳是领导和老师的,成绩是学生学来的,我不过是画龙点睛、捅破了那层貌似深厚的窗户纸而已,只是合理打气、加油、励志(与众不同,具有比较持久的好效果)、方法指导而已;只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而已。所以,我讲报告中间,不论幽默也罢、风趣也罢,重要也罢,激动也罢,都坚决不许鼓掌,不许拍照录像录音。总之,始终坚持理性的效果优异、内容的独特与实用,坚决抛弃形式的激情。报告结束,还帮助学生解答备考的疑难问题。学生考的好,大家都高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某些课堂,或者讲座,或者报告会,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具有感染力,而且还有互动环节,实则是表面功夫,以形式的花里胡哨掩盖内容的贫乏与无用,以热闹的感性方式走过场。因此,给听讲者留不下实质的收获,所以,就没有什么效果。我讲报告则恰好相反,以实战的方法技巧给听讲者实际的高效的收获,效果好是硬道理!听过的都知道:内容为王,形式为内容服务,都为学校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做过的都知道,所以连续多年合作发展。听讲的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也很喜欢,就是实在、实效!
搞好高考中考备战,不是要狂热,而是要冷静;不是要形式,而是要效果!
(汪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