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
采购员温蒂负责公司的一些服务类项目的采购,基本上每年都进行招标,再和供应商签订年度合同。一年合同结束后根据供应商的表现,第二年再重新确定供应商,如果在合同期内供应商的服务和业绩不好,也可以随时更换供应商,所以温蒂在平时还要跟踪供应商的合同执行情况。
这些在温蒂的采购流程中都还能handle,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比较令她头疼的是在供应商转换过程中,拖泥带水的问题。公司的办公及运行的场地费用特别高,所以找了一家库房,将公司的设备,物品都放在外部的库房中,并由供应商管理,所用系统也是供应商的。在第二年,经过综合评估和考核,温蒂重新选择了一家新的供应商。而原来这家老供应商不但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强调各种客观的理由:认为把他们废掉,没有道理,评价太片面了,招标对他们也不公平,自己感觉不好,则将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特别是供应商领导因为失去合同而归咎于下属在合同期间对客户的服务没有做好。因而在供应商交接时,这家老供应商上上下下都在为交接设置了许多障碍,就是不配合。一些货架,及专门为公司采购的一些物品,也要求公司承担费用,或者让新供应商必须花钱买下来,而系统和系统中的数据,例如,货物的进出和使用记录,维修维护状况等一年中的运营数据,他们自己留着也没有用,但还是执意不转移给新供应商。更不要说是一些软性的经验的传输,例如:物品使用频率、摆放位置合理化方式、已发生的错误和容易疏忽的问题等等。新供应商需要花费大量资源,重新建立数据库,重新买设备,还要重新积累经验,使得用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与新供应商磨合、相互适应。
更有新的问题出现了,虽然这家老供应商在库房的招标中失利了,但却获得了另一项合同:巡回路演。每次路演都需要到库房借设备、器材,这家管理库房的新供应商找到了回敬的机会,对老供应商百般刁难,领用时单据稍有纰漏,坚决拒绝出库,而返回归还时,若发现有有些刮擦的地方,则不肯接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受罪的是使用者,被影响的是公司的整体利益。而
市场部的同事不断地投诉温蒂,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采购在选择和管理供应商上有漏洞,管理层也要求温蒂拿出改进方案。
讨论:
1. 讨论本案例,采购在转换供应商时,缺少了哪些环节?
2. 在初始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结束时的转换应做哪些考虑?设定什么样的条款?哪些可采取的措施?
3. 接上题,是否还有哪些因素是合同中不能涵盖的?
4. 如何使各个供应商在供应链运营中做好相互间的配合、协调?
5. 在更换供应商时,如何保障平稳顺利交接?在交接过程中有哪些风险、障碍和挑战?
6. 再有,更换供应商有哪些风险?又如何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