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刚进入小学,尤其是孩子刚刚度过漫长又放松的暑假,所以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是孩子最不适应的一个月,孩子进入小学之后良好习惯的培养,最佳时期就是孩子入学的第一个月,这一个月也是形成差异的一个阶段。这时的孩子需要关心、鼓励、理解、帮助和规范,而这些需求和渴望,孩子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等待家长去解读,作为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兴趣、身体的变化,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从而有的放矢进行引导。这时的引导对他们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如果这时我们家长放弃了这个机会,或把这种责任委托他人,那将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一些父母忙于工作,有的将孩子交给保姆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那你的孩子在起跑时就已经慢了。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父母的责任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所以我们希望由父母亲自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以各种理由将这份责任转嫁给他人代劳。
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必须重视新生开学的第一星期,让孩子确立这样的观念:现在是小学生了,每天除了学校学习外,回家还得自己学习,养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小学一年级取消了回家的笔头作业。但是,现在的学习更多地强调活动、学生的参与,依据教学进程,可以让孩子准备些明天课堂上的学习用品,有些孩子则需读一读拼音,练一练口算,说说英语,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
评价是一种导向,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不能一味的赞扬孩子,也不能不分状况的否定孩子。而且家长要知道,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知识和技能并不是第一位的,自信心、兴趣和责任心将影响到孩子继续学习甚至是孩子的将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不能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能只片面的评价孩子的分数。
关注并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
①养成"不乱扔垃圾"好习惯:他是振兴中华民族具体表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
②学会整理书包: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坚持让孩子自己整理,培养责任意识--只能指导,不要替代。整理书包是学生的事,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整理书包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今天有那些学习活动,所有的准备做好了没有),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当家长的,要投入点时间,督促孩子认真执行。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受益,大人也省心。
③学会应急:放学接送的衔接,当家长有事不能准时来接或不能来接,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办?这也需要提前训练。
④注意文明礼仪培养:在这里你的孩子将逐步学习站、立、行、走的基本礼仪,学习课堂礼仪、课间礼仪、进餐礼仪、师生交往礼仪、生生交往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一系列文明礼仪要求。文明礼仪的培养需要土壤,需要榜样示范。因此,请每位家长营造文明的家庭环境,自觉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孩子招呼老师,那么自己先和老师打招呼;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自己首先不说脏话……
⑤理解支持学校的常规训练和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通过训练基本了解怎样参加升旗仪式、做课间操、进行路队制放学,学习课堂上怎样听讲、下课怎样休息、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怎样做清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