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证券法》
在股权众筹领域中,《证券法》是效力层级最高的法律规范,可破除股权众筹发展的法律障碍,应当在高位阶的法律层面做出改变。修改《证券法》,应从突破传统的“公开”、“特定对象”等概念入手。从现行证券法的规定来看,非公开发行豁免的范围仅限于少数资金丰厚的成熟投资者,难以标准化界定的“特定对象”、严苛的推介方式限制以及发行对象200人的上限限制均不符合股权众筹小额大众的特点。因此,修改公开发行的条款是当务之急,具体修改内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放松宣传方式的严厉管制、采用适格投资者制度替代特定对象;适当放宽发行对象的人数限制;降低证券发行的门槛。据飒姐了解,今年4月份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的《证券法》修改草案第一稿中已经明确了股权众筹可以公开向公众发行,而不被视为公开发行。
2、构建小额发行豁免制度
股权众筹中的融资者或称发行人通常都是规模较小且资本能力较差的初创企业,融资困难,为了降低成本,促进其资本形成,应构建小额公开发行豁免制度,即在一定的融资金额范围内通过股权众筹平台公开发行证券不受现行证券法的限制,免于相应的刚性监管要求。美国《证券法》中的Regulation A对于融资额小于500万美元的证券发行进行了豁免,规定了低于一般公开发行的要求,尤其是免于一般劝诱禁止的限制使得股权众筹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宣传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更加便利。为促进股权众筹发展通过的《JOBS法案》也为小额发行豁免提供了制度支持,规定通过众筹融资模式在12个月内融资金额不超过100万美元的发行人可以不受联邦证券法的监管。事实上,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中也有关于小额发行豁免的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42条规定“公众公司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公司净资产20%的,豁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因此,应该基于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额发行豁免制度。
3、保持刑法谦抑性,收缩非法集资边界
我国刑法规定的欺诈发行股票、债权罪(第160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6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第179条)共同构成了非法集资罪,然而该类犯罪没有明确“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缺乏周全的逻辑解释,罪名认定往往以结果为导向,已经难以适应资本市场变化。股权众筹是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基于信任进行投融资,筹集资金用于经营生产,并不损害公共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因此刑法不应该过多干预,更不应该将其等同于非法集资。应当结合金融变革的实际需求,对刑法中的非法集资行为进行合理考量,明确“非法”的边界、限缩适用范围。股权众筹的风险防范应当监管先行,在穷尽行政监管的前提下设置刑法底线,从而为金融创新提供发展空间。
综上,飒姐作为业内人,看着股权众筹发展磕磕绊绊,心里总不是滋味。无论P2P借贷还是股权众筹,都是互联网金融家族中的一员,都在为我国金融的发展增砖添瓦。从业人员有责任合法合规从业,把控风险,政府或监管部门也有义务为股权众筹发展保驾护航,创设条件,飒姐呼吁基于市场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能尽快落地,大伙才能甩开膀子干。也许,股权众筹是推动“金融民主”继而实现中国梦的Key?一起加油吧。
来源:未央网
作者:肖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