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升胃降得平衡,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脾胃两者功能协调才能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无论脾胃升降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消化吸收乃至全身的病变。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的运动在中医里叫做“气机”。在人体内部,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说,营卫的运行、经络的贯通、清浊的分出、津液的输布,无不以升降形式在运动。气的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种运动一旦被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
气机升降运动体现在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取营养、排出所弃,各脏腑在气机升降运动中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各脏腑组织之间气机升降又相互配合、相互联系、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出入不已、升降不止,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升降运动维护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使生命活动按正常顺序运行。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升降运动构成了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我们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主统血,这个过程是靠脾升胃降完成的。
脾气上升,不仅帮助胃进一步消化,而且能吸收、转输水谷的精微和水液;同时,还能统摄、升提内脏,不使下陷,以保持诸脏各安其位。胃气下降,不仅能使饮食得以下行,而且能将初步消化后的水谷精微物质移交小肠而供给脾以运化转输,上奉于心肺,布散周身,心、肺、肝、肾都依赖其水谷之精气以供养。
因此,脾气宜升不宜降,胃气宜降不宜升,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
清代的名医唐笠山说:“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善治脾胃病的医生,都会注意脾胃升降气机的调治,升降通顺,则疾病自然就能治愈了。一旦气机紊乱,脾气该升不升,胃气该降不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脾以升为和,如果不升反降,这就是“脾气下陷”。脾气虚弱,气不升反而往下来,人的清阳之气不能上煦于头,就会出现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的现象;中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失职,就会表现为不爱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腹胀。
此外,脾气下陷,无力升举,就经常会出现腹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病症。
胃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反升,这在中医里叫胃气上逆,这时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打嗝等症状。
不管怎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二者的功能协调才能保证我们所吃的东西能够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无论脾胃升降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消化吸收乃至全身的病变。因此,维持脾升胃降的正常功能,在调理消化系统以及全身各系统病症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运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黄帝内经》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其中,饮食有节对健康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人在饮食上特别不注意,一旦饮食失宜,就会造成脾胃受损。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化源不足,人的面色就会变得萎黄,皮肤毛发也变得没有光泽,肌肉也会变得消瘦,外邪会侵入身体,则人自然难以长寿。
总而言之,人的脾胃出问题了,元气就会衰弱;元气衰弱,人就会早夭。因此,养脾胃意在养元气,养元气意在养生命。